為的是延續種族的未來。
不然,域外天魔一族將再無活路。
可這些老幼婦孺也是需要撤離的。
大千世界也好,小千世界也罷,不宣而戰往往意味著不死不休,難保不會有其他沒遭殃的頂級勢力,扔掉聲望,選擇對域外天魔一族空虛的大後方,揮動屠刀,玩什麼滅種的把戲。
反正域外天魔一族的實力和底子,大千世界這邊基本都知道,無非是三個渡劫,十幾個合道,數百反虛,上萬化神,幾千萬的元嬰修士,幾十億的金丹,以及上十萬億以上的金丹境之下的域外天魔,當三個渡劫和十幾個合道帶領精銳出現在腹地,誰還不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後方空虛幾乎是必然的情況。
都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此言不假。
換家戰術可以玩。
但大千世界這邊不會玩。
當然了,如果換的是別人的家,那就另當別論了。
因此,這剩下的三成左右反虛、化神與元嬰境的域外天魔,自然也就揹負起了協助種族撤離的責任,他們中,包括那些身具暗傷命不久矣的人,還有那些已至大限沒幾百年可活的人,此外,還有一些小族的元嬰境族長,全族上下,幾百萬人口,只有他一位元嬰,如果他走了,這個種族也就隨之消散了,就跟智械一族一樣,智械一族推崇把血肉和金屬結合,說白了就是改造人,元嬰與否都是按照大千世界這邊的制度等級,後天劃分的,如果用智械一族的詞形容,元嬰境就是他們口中的金屬之神,而如果金屬之神走了,只剩下寥寥幾位金丹修士的智械一族很難在轉移中繼續維持形態,大機率會被衝散,最後,因為和其他種族的信仰不同而逐漸的滅亡。
因此,像這種型別的元嬰修士,也位列三成的比例中,帶著各自的種族,離開這片居住了幾萬年乃至幾十萬年的大陸,進而步入流浪生涯,自謀出路,可能會在幾百年以後,在域外天魔一族中出現其他合道修士與渡劫修士,反正就是能重現域外天魔一族光輝的人的號召下,他們會重歸,但還有可能是在漫長的等待中,難以維持種族對資源的各種需求,從而分崩離析,徹底泯滅在時光長河當中。
而之所以把底線卡到元嬰。
是因為元嬰境擁有奪舍的能力。
不容易死。
他們是最頑強的火種。
且,跟隨轉移的化神修士與反虛修士又不是沒有。
只是狀態都不怎麼好。
不過,事已至此,也沒有其他辦法。
正因如此。
四月初。
陰陽聖地被滅。
全宗上下,三十七萬弟子,皆亡。
兩位合道境的太上長老戰死。
合道境宗主戰死。
與之一併被掃滅的,還有五行大陸上依附陰陽聖地而活的諸多宗門及家族,以金丹境為下限,共計四千兩百六十五家,粗略計算死亡人數,算上後期血祭,共計一百四十億人殞命。
四月中旬。
諸武聖地被滅。
全宗上下,四十二萬弟子,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