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嘩嘩幾聲水響,後邊居然傳出來幾下豬牛哼叫的聲音,而且不只是稍縱即逝的一兩下,明顯是有持續發出的響動。
孫媽媽頓感驚愕,忍不住往左邊的黎雀兒那頭靠了靠,隨即又遞給黎雀兒一道不可思議的眼神。按照孫媽媽常年主事宿溪院的經驗,這座小院落裡面有小廚房、水井都不奇怪,豢養了一些家禽也不足為奇。
但是,在這麼小的院落裡面,更何況還是一個女子居住的院落裡面飼養豬牛一類的大型家畜,這未免就有些令人吃驚了,甚至可以說是叫人無法接受。
拋開院落的空間大小不提,單單就論這院落裡面所住的人,這可是一個女人家的居所,豈能有豬牛這一類的畜生共同住在此處。
黎雀兒和孫媽媽現下可是愈加迷糊了,更加看不透這女子的身份究竟是什麼來頭。就算是不拘小節的功夫高強的俠女,也不可能在自己的後院裡面養豬牛吧。
想去院子後頭一探究竟的孫媽媽,在跟黎雀兒對過暗號和手勢以後,便以去後面檢視晚膳進行得如何了的藉口為由,徵得了女子的同意,起身往院子後面走去。
剛走到院子左邊一側,也就是之前孫媽媽想帶著黎雀兒落跑卻同小銀撞在一起的那條小路上,孫媽媽就看見了位於院子左側的小廚房。
只不過這小廚房跟宿溪院裡的小廚房不太一樣。
宿溪院裡的小廚房遠離黎雀兒的居所,遠遠地建在宿溪院的最後頭,而且是獨棟建造,沒有與住建築之間有任何牽連。
這裡的小廚房竟然依傍著主屋而建,並且呈長方形,不像是特意建成的,反倒像是將院落左側的廊道改建而成了一個小廚房。
穿過小廚房,或者說是穿過左側廊道再往後邊一點兒去,入眼即是一大塊菜地,其間種著各色時令蔬菜,幾乎將冬日裡可以生長的蔬菜全部都囊括在內。
然而,由於廚房屋簷以及牆壁的遮擋,再加上風雪的遮掩,菜地裡透出來的綠色大部分都被隱藏了起來,人站在前面院子裡,若是不注意朝後邊觀察的話,是沒辦法發現後頭別有洞天的。
孫媽媽感嘆這裡的菜地打理得竟然如此之好,不由得駐足觀望了一陣子,而後繼續後邊走。
所幸小廚房跟菜地以及後邊的院子裡面都修有有利於通行的廊道,儘管廊道窄小,遮不住什麼風雪,不過總算頭頂上有些遮擋,不至於讓人落得滿頭雪糰子。
當孫媽媽經過廊道走到後邊院子中間的水井旁邊時,廊道終於也到了盡頭,沒有再往前修。
在廊道盡頭,水井旁邊,小銀恰好在彎腰打水。
距離水井不遠處,也就大概只有十幾來步的距離開外,修有一排用茅草以及泥土建造的土屋。土屋最左端還有一大塊空地,空地上用木柵欄圈成了一個大大的雞窩,此刻裡面竟擠滿了雞鴨之類的家禽。
至於土屋的另一端裡面,赫然養著裡頭粉嘟嘟的小豬,旁邊土牆一邊則栓了一頭矮牛。
土屋的中間端的長度最長,外邊用茅草綁成的草蓆一遮擋著,看不清裡面是養了家畜或家禽,還是另作了它用。
孫媽媽此刻已經震驚到說不出話來了,她哪裡想得到這間小院落居然會像一間農家小院那樣,裡面什麼都有,實在是難以置信。
這時小銀打好了水,起身扭頭就看見了孫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