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寶齋外面,寧卓元以及一些跟隨自家的老爺們過來此處看貨的奴僕們,現下都百無聊賴地站在大門旁邊的臺階兩側,一面兩眼直直地盯著面前的街道打發時間,一面又靜靜地在心裡數著羊。
寒風裹挾著些許塵沙,卻掠不過這裡的沉默。
反觀聚寶齋的裡面,現在可真的是吵得熱火朝天的,黑眼男和肥膩男等人簡直都快要直接圍攻起杜仲,還有今日第一次過來聚寶齋裡看一看貨物的那位新客人。
作為聚寶齋的主人兼大大大掌櫃的,黎敬生嘴皮子都幾乎說破了,也沒辦法把室內的熱度給稍微降下去一些,此時依舊還是劍拔弩張的趨勢。
裡頭過於熱鬧的吵鬧與爭執聲,終於吸引到了門外寧卓元的目光,他略略側過臉,斜眼瞥了一記聚寶齋大門內側的光景,就發現黑眼男和肥膩男等人一定要跟杜仲,還有那位新客人比出一個高下來,而杜仲以及那位新客人都只是笑著站在一邊沒有說話,反倒是黎敬生急得上顎那兒的一小縷頾須都在跟著他勸解的語調一顫一顫地抖起來了,場面看上去一時竟是有些滑稽。
寧卓元只大致看了幾眼,便收回了目光,他應該是已經看清楚了,此刻在聚寶齋裡面的杜仲目前來說應該還沒有受到什麼威脅,他這個作貼身小隨從的,自然也就不必進去替自己主子家解圍。
在寧卓元收歸目光不久之後,聚寶齋外邊的街道上突然起了一陣騷亂,看樣子似乎是在路口那邊出了什麼狀況,有很多老百姓都匆匆忙忙地沿著街道兩側跑了起來,好像是在躲避某些人或者某些事情一般。
“欸,那邊是不是出了什麼事了,怎麼大夥兒全部都在跑來跑去的?”與寧卓元一塊兒站在聚寶齋大門外邊等著自己主子家的那些奴僕們,當中有一個人忽然就輕聲喊了一句,立即就引得所有的奴僕們都伸長了脖子去往街道那邊瞧。
大約瞧了還不到半口茶的功夫,他們就遠遠地看到打前邊來了一輛極其高大富華的馬車,而在馬車的兩邊,跟了約摸有八、十個下人,那些下人們也都衣著光鮮,那架勢看起來,應該是某一個大戶人家家裡出行的馬車正朝聚寶齋這邊趕過來。
大家起先以為來得這輛馬車裡面的主人,應當都是抱著跟他們自己家的主子家們一樣的目的,都是來聚寶齋裡面看貨的,要麼就是準備去後邊不遠處的酒樓裡面用午膳的。
因此,正面見著這馬車趕過來,大家也只是稍稍驚歎了一下此戶人家家裡出行的排面是如何如何地大罷了,並沒有別的什麼特別的感覺。
而方才那些老百姓們四處散走,應當也只是為了把街道上的空間更多地讓開一些來,以便這輛馬車及其跟在它車身兩旁的那些下人們,都可以順利地透過吧。
但是,事情肯定不是這麼簡單的。
當馬車再朝聚寶齋這裡趕過來一些之後,大家才看清楚,原來馬車後邊還跟了一輛馬車。
後邊那輛馬車也是裝扮非常華麗的,而且用料也很精貴,只不過,比起走在前面的那一輛馬車而言,這輛馬車就稍微小了一點點兒,但也不是小得太多,就差了大概內裡一個人的座位差吧,這句話也就是說,如果前面那輛馬車裡面可以橫著並排坐四個人的話,那麼後邊的馬車就可以橫著坐三個人的樣子。
既在同一條街道上,又在同一時刻,突然間就一前一後地來了兩輛大馬車,就算這裡是京城比較富華的地方,兩輛大馬車就這麼一道擠過來,也不是什麼多見的情形。
說不定這是某些達官貴人家裡的一些家屬在經過此地,在這種情況之下,自然與普通的人家家裡出行的人的情況不一樣,像這一類的人家家裡的排面和威望都要高出許多,不是一般人能夠頂撞得起的。
難怪剛剛那些老百姓們都四下胡亂散開來,原來他們是為了儘量遠離那兩輛前後一同趕過來的大馬車呀,想來應該是擔心自己回與之起碰撞吧。
站在聚寶齋大門外的一眾各家奴僕們,本來還十分好奇地往大馬車過來的方向瞧,現下明白過來坐在那兩輛大馬車裡面的人,很有可能是比他們自己家的主子家們的身份與地位還要高出許多的大人物之後,都不由自主地噤聲屏息,他們的腦袋和脖子也全都好好地收回來了,就擔心自己剛剛引頸長探的姿勢,有可能會引得坐在大馬車裡面的人的反感之意。
其中只有一個人,愣是與眾不同。
這人就是寧卓元,明明別家的奴僕們都低著頭縮著脖子,兩眼只敢往自己的腳尖上面看了,他倒好,不跟別人一樣地後退,作出恭敬有禮的謙卑之勢也就罷了,他居然還直接往前跨出一步,就這麼站到了大街上面去了。
現在那兩輛大馬車都在往聚寶齋這個方向趕,寧卓元如此一腳踏在了眼前的街道上,那不是正好就堵住了那兩輛大馬車的去路了嘛!
邊上原本與寧卓元一道站在那兒等著自家主子家們的各家奴僕們,眼看著寧卓元這般作死,不禁害怕寧卓元這把災火會燒到自己身上來,於是就紛紛低聲叫嚷,希望寧卓元在聽到他們的集體抗議之後,能夠馬上退回來。
這麼多個人一塊兒出聲,寧卓元當然是聽見了。
不過寧卓元並不將背後的低嚷聲與噓叫聲放在心上,他依然昂首挺胸地站在原地,眼睛直直地看著那兩輛快速趕過來的大馬車。
靜觀寧卓元這時的姿態,他就好像是篤定了那兩輛大馬車在抵達聚寶齋的大門之前,就一定會停下來,不會就這麼直接趕過去,將他撞翻在大路旁邊一樣。
其他的奴僕們都嚇傻了,不知道寧卓元這會子突然是不是發了什麼瘋,竟敢以自己那一具血肉之軀去對別人的馬車輪子,實在是教人難以置信。
有些奴僕們由於非常地擔心自身的安危,在勸阻寧卓元無效以後,就打算過去將之拉扯回來。
可是,他們還沒能靠近寧卓元的身後,那兩輛大馬車已經經過了最後最後一個路口,下一刻就會趕到聚寶齋這裡來。
他們頓時就嚇得馬上往後退,不敢再與寧卓元繼續待在同一個範圍的圈圈裡面。
有人就開始往聚寶齋裡面退,一來是為了遠離寧卓元以及那兩輛大馬車,二來則是為了進去向寧卓元的主子家,也就是向杜仲去告狀,也好讓杜仲出面來教訓一下膽大妄為的寧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