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起來吧!”
朱祁鈺平復心情:“傳旨,吉安府費家,首惡凌遲,幫兇斬立決,其餘人等貶為軍戶,流放熱河。”
“吉安府所有姓費的,都不許留在江西,在熱河勞動改造三年,無關此案人等,可做平民。”
“令曹泰率玄戈軍出京,協鎮江西!”
皇帝決心挖文官的根子。
文官除了盤根錯節的聯絡外,就是無比強大的財力。
財力來源,一是鹽,二是海上貿易。
朝臣明明想阻止。
但皇帝要調範廣和於康回京,就說明決心已下。
“廉州府、雷州府清理出來的土人,全部移入海安所,朕要修建一條從徐聞去瓊州府的陸路,讓瓊州府不在是孤島,孤懸海外。”
朱祁鈺話音方落。
就遭到朝臣的強烈反對。
尤其是掌管戶部的耿九疇:“陛下,跨海修路,所耗甚巨啊。”
“瓊州府貧困,也無稱王稱霸的根基。”
“修建一條跨海的路,有何用處呢?”
朱祁鈺不止要修通徐聞連通瓊州府的路;
還要修去澎湖、寶州府的路;
還要修榮成去朝鮮的路;
還要修從旅順到登州府的路。
讓孤島不再孤懸在外。
有能力的話,用西北的沙子和黃土把渤海填平,填出一個省份出來。
把徐聞到瓊州府、榮成到朝鮮、朝鮮到倭國,全都填出一條通道出來。
“陛下,耿尚書所言甚是。”
“瓊州府距離大陸很近,海安所行船兩個時辰即可到達海口。”
“沒必要花費甚巨,修建一條陸路啊。”
“陛下,過於浪費呀。”
胡濙反對。
閣部重臣全都反對。
于謙道:“陛下是否擔心瓊州府會脫離大明掌控?”
“其實陛下完全無須擔心。”
“瓊州府雖是土人盤踞,但向來歸附中原,而且本地窮困至極,毫無稱王稱霸的可能性。”
“我朝耗費甚巨修建一條陸路,不如用這筆錢,攻伐安南!”
于謙只能轉移皇帝視線。
填海造陸,造價是極高極高的。
關鍵是不划算啊。
大明是農業國,填海就是為了種地,一年田土能出產多少糧食?
有這些錢,不如攻打一個國家,侵吞安南領土,那多划算啊。
群臣側目,怎麼看于謙,都像是趙高!
忽悠皇帝,指鹿為馬的那個趙高!
領土打那麼大,能守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