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遼東督撫?
孔家人被強遷至四平城,結果四平城剛剛開建,喀喇沁部就打來了。
然後,皇帝被迫下旨,將孔氏暫時安置在蓋州。
孛來的主力,卻向蓋州方向運動。
這是要幹什麼?
孔家在用這種方式,抗拒遷居四平城嗎?
那喀喇沁部是怎麼來的呢?
“罷了,此事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于謙盯著地圖,沉吟片刻,決然道:“咱們不管蓋州防禦。”
張固、胡豅等人睜大了眼睛。
“大帥!”張固要勸。
于謙這是要自絕於文官啊!
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呢?
“無妨,天塌了本帥來撐著!”于謙難道不想要名聲嗎?
他想要,可現在還能要了嗎?
他打了幾場震古爍今的大勝仗,還敢要名聲嗎?
當今皇帝可不是軟弱可欺之主。
一旦有人進讒言,說他于謙有司馬懿之志,他于謙解釋的清楚嗎?
別忘了,以前的于謙理想是什麼?
是要聖人的。
所以他不拉幫加派,反而在文武中間都留下了好名聲。
這種好名聲,現在卻能害死他!
聖人肯定不敢做了,他敢做聖人,皇帝就敢讓他去陰間去做。
封王才是他最終歸宿。
既然註定變成武勳,名聲還有什麼用?
名聲只會是羈絆,羈絆他難以善終。
千萬別小瞧讒言。
這世間,沒有幾個劉禪和諸葛亮的,更多的是曹芳和司馬懿。
皇帝能信他一次兩次,難道每次都能信嗎?
所以,現在是拋棄名聲最好的時機。
得罪了孔氏,他于謙就算有千古第一戰功,文官照樣能把他抹黑成千古第一佞臣。
史書的筆,文官的嘴。
一個都別信。
丟了名聲,他于謙未來的路也穩了。
他今年六十歲了,肯定活不過皇帝的。
皇帝又有太祖、太宗之志,必然會重用他,讓他做活著的異姓王!
“先說戰事。”
于謙淡淡道:“蓋州交給曹義,本帥會給曹義下達命令,讓曹義釘住孛來。”
“先吃掉喀喇沁部兩路,張固,鄭古塔,你二人各領七千人,馳援李賢和呂原,務必吃掉喀喇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