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有損耗,那也無所謂,反正都犯罪了,與其在漢地浪費糧食,不如去邊境充實人口,死了也沒人心疼。
所以需要炮製大案,批次流放士紳去邊地。
選擇士紳,是因為士紳有文化,對大明有歸屬感,換了農人去,很容易退化成遊牧民族。
如果不炮製大案,強制流放士紳,士紳會買通官府,用農人充數,又回去了。
胡濙一拍腦門,明白了。
皇帝真是……心思叵測!
朱祁鈺剛入乾清宮,就有太監傳信,說胡濙求見。
“宣過來。”
朱祁鈺臉上沒有絲毫怒氣。
侯大狗兩把火,燒出了海商的底線。
他們不允許皇帝分一杯羹。
朱祁鈺看透了時局,才容易應對嘛。
至於侯大狗之亂,他亂不起來,方瑛總督兩廣,兵精糧足,很快就能撲滅。
雖然地方破壞厲害,但也能永絕後患。
趁機把土人中的動亂分子,給一勺燴了。
再把土司給平了,讓廣西變成大明的廣西,而不是土司的廣西。
趁機多殺,然後俘虜的人,全都塞邊。
這時,胡濙進來叩拜。
“老太傅有何事?”
“老臣還是想勸諫陛下,做事當有輕重緩急,不能一味追求快,欲速則不達。”胡濙規勸。
朱祁鈺抬起眼皮子,沒說話。
“雖然於太保打了勝仗,也不能說大明就徹底再無邊患。”
“陛下還須坐穩中樞。”
“陛下想讓士紳填充塞外,可您想過沒有,士紳盤根錯節,讓他們去了塞外,塞外不就成了第二個中原嘛。”
胡濙反向勸皇帝。
皇帝擔心士紳,所以就不建議皇帝移民士紳。
“哈哈哈!”
朱祁鈺大笑:“老太傅先請起,賜座。”
沒錯,皇帝發怒,就是想借機炮製大案,用士紳填邊,不一定非要是士紳,但一定是有文化的。
有文化的人,才不會被落後的制度同化,反而會將文化傳到草原上去,讓草原人快速進入信.仰陷阱裡。
“老太傅你真以為朕擔心士紳?”
朱祁鈺笑了起來:“既然老太傅和朕推心置腹,朕就和老太傅說句掏心窩子的話。”
“何為士紳?”
“掌握土地,掌握生產資料,在官場上有人罩著的,就是士紳,只要皇權不下鄉,士紳就永遠存在。”
“可您想過沒有?”
“士紳之所以是士紳,有兩點原因:一,土地是有限的;二,生產資料是有限的。”
“如果朕讓這兩點,變成無限的呢?”
朱祁鈺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