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三十四年,大明艦隊飄洋萬里,來到了墨西哥東海岸。
艦隊總兵李杲,登陸墨西哥。
此時,統治墨西哥的已經不是神秘的瑪雅文明瞭,這個時代,瑪雅文明剛剛衰落,倒是還有瑪雅人存在。
瑪雅文明,並不是美洲第一個文明,第一個文明是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是第二個文明。
美洲只有三個文明。
後世從奧爾梅克文明出土的文物判定,該文明極有可能來自華夏文明。
奧爾梅克文明,和華夏商王朝盤庚遷殷的中興時期,象形文字,和華夏古象形文字有幾分相似。
而且,奧爾梅克人所崇拜的虎豹圖騰形象,和中國《山海經》中關於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的形象記載。
李杲登岸時,奧爾梅克人早就被瑪雅文明滅亡了,瑪雅人都衰弱了,取而代之的是第三個文明,阿茲特克文明。
他第一次見到土著,就覺得土著和漢人長相有幾分相似,二者極有可能有血緣關係。
在華夏古文獻中,也可以找到關於美洲的記載。
比如,山海經中的扶桑,書中記載在世界最東方的盡頭,有兩棵相互扶植、共同生長的大桑樹,合稱為扶桑樹,太陽神金烏十兄弟就住在扶桑樹上,他們每天早晨輪流從扶桑樹上升起,往西邊飛行,形成了一天之中的日出與日落。
可在史書中,《梁書》中的記載:“扶桑國在大漢國東兩萬餘里,大漢國在文身國東五千餘里,文身國在倭國東北七千餘里。”
另外就是《梁書》中還記載,扶桑國有一種“扶桑木”,這種植物的葉子很像桐葉,果實像梨,形狀像筍,果實可以吃,葉子可以用來織布。
這種樹,正巧是墨西哥的龍舌蘭。
《梁書》上還對扶桑國的習俗有所描述,比如扶桑人的結婚流程是男子先到女子家勞動若干年,在此期間,如果女方不滿意可以轟走男子,如果很滿意,幾年之後兩人就會成婚,而這正是墨西哥瑪雅人的習俗。
《梁書》中還記載扶桑國“無鐵有銅”,顯然說的就是墨西哥。
《梁書》中還提到,扶桑國“其國法有南北獄,若犯輕者入南獄,重者入北獄。有赦則赦南獄,不赦北獄。”而古代瑪雅人也正是如此,他們對於輕刑犯和重刑犯是分開收容關押的。
類似的史料很多,比如《佛國記》、《南史》,都有關於對美洲大陸的記載。
就是說,中國在兩晉時期,就進行過地理大發現,不知道被什麼外力因素最終導致被迫中斷程序,而後人將這段歷史硬安在倭國之上,後人將錯就錯。
盛唐之後,就再也沒有過地理大發現了,華夏這個概念也僅存於中國之地。
在唐朝之前,中國泛指天下,而非僅僅一地。
就像南洋,從宋朝開始,宋元明清對南洋進行深層次滲透,結果歐洲大炮開啟了大清國門,被迫打斷程序,導致軟殖民南洋的計劃徹底泡湯。
南北朝時期的地理大發現,也可能因為戰爭而中斷,文獻也就變成了文獻。
李杲航行到美洲時,大明正在開發大洋洲了,也在兩年前,清理乾淨了夏威夷,在夏威夷建立了中轉站。
他率領艦隊近萬艘,水師三萬,帶著很多貨物,抵達墨西哥。
大明萬里而來,是和土著做朋友的。
艦隊靠岸後,李杲開始接觸土著,和土著貿易,打了幾場小戰,明人在沿海地區修建了一座小城池。
李杲作為當世人,並不知道瑪雅人的神秘。
他只知道這些人很蠢,用黃金換取一些生活物資,在大明一文不值的東西,在這裡非常值錢。
那就說明,他們的金銀礦非常多。
李杲有豐富的殖民經驗,他和土著做朋友,派人去探礦,去勘探地形等等,很快就將這塊地區的地形瞭然於胸。
此時的瑪雅文明已經衰落了,瑪雅人陷入無盡內戰之中,取而代之的是阿茲特克文明。
阿茲特克人是遊牧民族,好戰、兇殘、強大,是李杲的直觀印象。
這些人就相當於漢朝匈奴人。
只不過,等於匈奴人滅了漢朝,當起了中原皇帝,就是阿茲特克人滅了瑪雅人,佔據了瑪雅的城邦,當上了皇帝,建立了阿茲特克帝國。
阿茲特克是一個極具擴張的民族。
如果沒有明軍打斷他們的程序,他們可能會統治整個美洲,當然了,這需要漫長的時間,起碼需要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