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燕國開始管制金融了。
中心立刻轉移到大順國了。
燕國可能自己都沒發現,國內金融迅速衰落,等到燕王發現的時候,估計市場上的熱錢都消失了。
資本是逐利的,而熱錢更是跟著形勢走,只要形勢不妙,立刻撤走。
朱見溯非常清楚這一點,他也不想參與爭霸,就想當一個富國,因為大順國缺乏戰略縱深,戰略位置是幾條河,和小部分山脈,全是大平原,一打一個服氣。
大順國是屬棉花的,所以,朱見溯就大搞金融中心。
因為這種金融中心,世界都不敢打的。
夏國再兇,你打金融中心試試,國內絕對是出工不出力,最後打了個寂寞。
因為大家的錢都在這裡呀,滅了大順,我們的錢跟誰要啊?
大順為了自保,還在搞銀行業。
吸引南北美的錢存進他的銀行來,主要吸收的見不得光的存款,做美洲的瑞士,讓瑞士無路可走。
朱見溯也不怕崩盤。
起碼闊過。
其實,朱見潯純屬瞎搞,如果他任由金融業發展,不至於金融中心轉移的,移民就移民唄,自由啊,沒有自由哪來的金融中心啊!
今天走了,明天就有進來的,這是一個迴圈。
世界所有人每分鐘都在創造價值,就是在創造出錢來,就必然有大量見不得光的錢需要出來,怎麼出來呢?
就得走金融中心出來啊。
就說夏國,會不管控嗎?想得美呢。
這樣走一圈,錢就乾淨了。
而錢多了,自然就會吸引資本進來,金融盤子就做大了,也就做出信譽了。
燕王最蠢的是管制,現階段可能經濟出現問題了,只要熬過去就好了。
出現問題的,未必是燕國境內,很有可能是夏國或者豫國在管制銀子,導致燕國出問題了。
結果朱見潯愚蠢啊,找自己原因,把自己給找死了。
朱見溯是懂經濟的。
其實朱見潯的錯誤判斷,或多或少都是大順在背後攪亂市場,干擾視聽,讓燕國做出錯誤判斷。
現在,金融中心來了,大順馬上就要暴富了。
大順很有意思。
這樣一塊棉花,居然跟大明換兩字封號。
這後面是誰在支援呢?
有出使官員猜測是越王朱見澎。
越王對自己的國土,一點都不滿意,越國擁有北美整個東海岸。
北起聖勞倫斯灣,南到邁阿密,整個阿巴拉契亞山,全部屬於越國,越國又是圍著一座大山脈建國的國家,擁有墨西哥灣大平原的東面部分,和大順國以縱向河流劃分為疆域線。
同樣的沃土千里,同樣擁有戰略縱深,和大夏一樣,是希望成為北美霸主國的。
這次攛掇嵩王改國號為大順,肯定是他。
因為越國,已經上疏,請求改國號為東越,也變成了雙字國號。
作為一個美洲邊陲國家,縱然有大山做戰略縱深,但橫亙在眼前的兩國國家,他就無法突破。
別看燕國和大順全是平原,如今戰爭已經變成了現代戰爭,可以埋地雷的,只要地雷埋得足夠多,平原也能守住,除非他們會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