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金融中心,若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撐,一時間的富貴只是過眼雲煙罷了。
稍微一戳,就會戳破,如泡沫一般。
而有強大國力做後盾,是很難做到金融不管制的,除非這是個移民國家,不能管制,一旦管制了就沒人移民過來了。
燕國的資本外流,未嘗沒有金融市場上的狙擊,有其他大資本,抄底燕國的股票市場,致使資本外流。
朱見潯不懂經濟,他認為哪裡有問題就堵哪裡,結果把水桶給撐爆了,經濟玩崩了。
燕國的金融中心衰落,卻是向嵩國轉移。
嵩王朱見溯,是皇二十九子。
他一直對自己的王號不滿意,一直向中樞上疏,想改國號為大順,和大明平齊,叫大順。
從大元朝開始,就是雙字國號,也不是從春秋諸侯國裡挑的國號,而是擺脫了歷史桎梏,翻開嶄新一頁。
嵩國擁有北美最富饒的土地!
整個墨西哥灣大平原和密西西比平原,基本上都在嵩國境內,除了本土外,還有一塊飛地,維多利亞島,在北面凍土區,幾乎無人居住的一座島嶼。
嵩國和夏國、燕國、越國、豫國做鄰居,還和芮國隔海相望,人口4.1億,是北美之最。
所以,嵩國上疏中樞,更換國號,逾制給自己上了雙字國號,大順。
朱佑枅就帶著聖旨而來。
當這個國號,送到朝廷時,朝中重臣皆罵朱見溯養不熟,剛剛富裕了轉頭就忘記了母國。
大順和大明完全平齊,他不想做藩屬國了不成?
倒是老皇帝看得開,今天的封國,不過是一個符號而已,等他駕崩之後,各國都會更改國號的。
大順,叫了就叫了吧。
現在能攔著,但能攔住幾年啊?
說來說去是太子不行,若太子出類拔萃,誰敢上疏更改國號啊,何況嵩國只是一個小諸侯國,都敢挑釁中樞,是不是說明太子的失敗呢?
所以,老皇帝詔書,允許嵩國,改為大順國。
以前老皇帝還想,全世界通用一個年號,可現在看各國王的野心,就知道不可能了。
現階段通用景泰年號,那是因為他是他們的爹。
換了太子登基,各國就會使用本國自己的年號了。
那麼,這個世界該怎麼紀元呢?
老皇帝本想用太祖皇帝的誕辰,做元年,但華夏幾千年歷史不就紀沒了嘛,乾脆用黃帝曆紀年。
全世界通用,全世界炎黃子孫都能接受。
嵩王順利變成了大順王,從一字王號,變成了雙字王號,若是內藩宗王,這是降格,可外藩宗王,卻是升格。
意味著大明對世界的掌控,正在放鬆。
大順,也不是古號,和元明一樣,屬於創造出來的國號。
那麼各國肯定活心了。
就像太祖皇帝登基之前,是吳王,後來建元變成大明皇帝。
各國的王號,只是暫時使用的,一旦從藩屬國,變成獨立國家,就要變成雙字國號。
比如大周、大夏、大商、大魏、大順等等。
夏王朱見漠此刻見識到他爹的寬廣胸襟,換做他,他絕對做不到如此大度。
這可不是換一個國號的問題,而是代表著大明對世界的掌控度。
老皇帝卻肯放寬對藩屬國的掌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