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明才有了今天。”
“世人皆說是朕的功勞,其實是朝野上下所有人的功勞。”
“前些年,你和你的弟弟們代朕秉政,天下不也正常運轉嗎?”
“就是因為有一個好制度。”
“做皇帝,就老老實實拿個印章,管住皇權就夠了,千萬不要拿江山社稷開玩笑,更不能拿江山社稷置氣,絕不能拿江山社稷做實驗。”
“高處不勝寒,中樞是丁點錯誤都不能有的。”
“天下黎民百姓,都盯著中樞呢,中樞任何決策,都是關乎萬千黎民百姓的生計問題,要慎之又慎。”
“即便今天,朕秉政,也是如履薄冰,一件事都要反覆在朝上討論討論。”
“懷有名器,恰恰要如履薄冰,這個位子,不能出錯。”
“所以朕給你配的都是老臣。”
“這些老臣,個個都是人精。”
“就說那王恕,軍政雙絕,朕遠遠不如他;馬文升、餘子俊,軍政全才,是朕的左膀右臂,王鏊、劉健、李東陽、謝遷、劉大夏、王華、楊廷和、楊一清哪個不是頂尖人才?”
“隨便拿出來一個,無論是學識還是能力,都是比朕要強的。”
“朕把這樣一群人,放在中樞裡,可知多麼奢侈啊,這般豪華的陣容你不用?”
“軍中有楊信、李瑾、朱永、趙輔、陶魯、許泰、劉寧、王信、李杲等等,哪個不是頂尖將才?”
“你不信任他們?”
“在大明之外的王瓊、王華、李承勳、顧鼎臣、李天和、費宏等等,哪個不是絕頂大才?”
“難道他們對大明有異心嗎?對你有異心嗎?”
“太子!”
“朕知道你想做出一番自己的功業來,想擺脫朕的桎梏,走出一條屬於你朱見淇的道路。”
“可江山社稷是不能出一丁點錯誤的,是不能產生絲毫波瀾的。”
“如此龐大的帝國,饒是朕,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你怎能拿你的理想和中樞鬥法呢?”
“這是戕害百姓,毀的是你的江山社稷啊!”
噗通!
朱見淇直接跪在地上:“兒臣知錯。”
他得到老皇帝勸慰後,血脈覺醒,想帶領大明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不想站在他爹的陰影之下。
可他爹這番話,卻讓醍醐灌頂。
江山社稷,絕不能出現絲毫波瀾,任何都不行。
“朕知道,老臣子思想腐化,對新潮流向來是很不支援的,朕深受其苦。”
朱祁鈺把他扶起來:“但朕要告訴你,大明要的是穩,每一步都要穩。”
“若是以前的疆域,兩京十三省而已,隨你怎麼折騰,有很大的容錯率。”
“現在呢?疆域兩千多萬平方公里!”
“南北距離,火車都要一個月時間!還有孤懸在外的婆羅洲和呂宋。”
“如此龐大的疆域,豈能由你玩笑?”
“稍有不慎,就是有省份分裂出去,就會有省份動盪。”
“可知朕為何決議要加高興安嶺嗎?”
“因為北面太大了,氣溫太低了,根本沒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