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想要大元國號,朕也給他。”
“朱佑杬跟朕要法國國號,朕也給他。”
“這幾個小崽子,沒比你小几歲,也算是和你一起長大的,這回明白,他們小時候朕為何多關懷幾分了吧?”
“朕在補償朱見深呢。”
“他是個好孩子,也是好皇帝。”
“是朕過於苛責他了。”
“直到朕有了自己的兒子,那都是景泰十年了!朕才幡然醒悟,可朱見深恐懼朕,他看見朕就哆嗦,朕在他的心裡,已經成了惡魔,永遠也回不去了。”
“如今想來,是朕錯了。”
“朕在給他的祭文中,就寫下了朕的悔過之意,可他聽不到了。”
“他成年後,對朕也算孝順,可朕能感受到他心中的隔閡,當時朕正雄心勃勃地開拓世界,顧不上他的感受。”
“之後更是一腳把他踹出了國。”
“唉!”
朱祁鈺長嘆一聲:“朕做的最對的一件事,就是將萬氏賜給了他,也是這件事,讓他對朕的印象略有改觀。”
“朕當時一念之間,就想收了萬氏。”
朱見漭大吃一驚,那可是您兒媳婦呀!
“當時萬氏只是宮女,朱見深才十歲而已。”
“朕只是威脅他而已。”
“說來說去,都是他親爹鬧的。”
“也是孫太后留的災禍。”
“她為了讓皇位不落入朕這一脈,在傳位詔書上,故意留下巨大的破綻,就是讓朱見深繼續做太子。”
“因為朱見深本來就是正統朝的太子。”
“到了景泰朝,也該是他做太子的,理所應當。”
“朕當時為了匆匆登基,也就沒管這些細枝末節,也就上了當了。”
“朕第一次傷害他,是易儲風波。”
“那個時候,他和朱見濟關係不錯的,可易儲之後,朱見深好久好久都不說話。”
“朕當時就知道,這個小小的人,有一顆七竅玲瓏心,朕就更防備他了。”
“第二次是奪門之變時。”
“朕將他親爹的過錯,歸咎在他頭上。”
“朕殺不死朱祁鎮,就以折磨他為樂。”
“朕傷害了他。”
“一個十歲的孩子呀,受了那麼多的苦,在他的心理留下了巨大的陰影,以至於影響他的一生。”
“是朕錯了。”
“可朕彌補不了了呀。”
朱祁鈺眸中閃爍著可惜:“對了,中間發生了一件事,讓朕對朱見深徹底改觀印象。”
“當朕戳穿他裝結巴裝流鼻涕之後,他主動跟朕密談了一次。”
“他說,他不求太子位,只求一個藩王位,他願意幫朕,對付朱祁鎮。”
“那一年他才十一歲呀。”
“現在回想起來,他的能力,可能要超過你,是朕忽略了他呀。”
“朕胸中有無限的戾氣,這戾氣發洩到了天下人的身上,所以那時的朕很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