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明皇帝不爭氣,逼著他領兵打仗,逼著他拯救大明,逼著他做憤世俗人。”
“無論正統帝,還是朕,他都不滿。”
“但他話少,不會表達。”
“在他姍姍來遲的那一刻,朕就懂了,他瞧不起朕的,認為朕做了八年皇帝,防備了朱祁鎮六年,居然沒防住他;笑話朕,當了八年皇帝,竟連幾個鐵桿將校都沒有,真是可笑啊。”
“同時,也在嘲笑正統帝,憑你還想再奪一次江山,再把江南也丟了嗎?”
“只有正統帝沒明白,還希冀著于謙能扶立他。”
“所以,朕問他。”
“于謙連想都不敢想,他都已經棄世了,怎麼可能還做什麼曹操呢,朕當時就知道,朕贏了!”
“于謙再厲害,手裡的兵權也是朕的!”
“他只不過是為朕操弄兵權而已!”
“那一夜,朕殺了很多人。”
“可是,殺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殺人也救不了大明。”
“甚至連朕的皇位也保不住。”
“朱祁鎮能一次越獄造反,就會有第二次!”
“政治鬥爭,總會有人失敗,總會有人痴心妄想試圖得到從龍之功,就一定會再次擁立朱祁鎮的。”
“解決的辦法,就一個,殺了朱祁鎮!”
“可是!”
“朕手裡沒有兵權,不掌財政,不掌吏部,什麼都沒有,用什麼殺啊?”
“朕非常清楚的知道,殺不死他的。”
“那朕就殺掉另一個對皇位具有極大威脅的人,襄王!”
“仁宗皇帝嫡子有三個,死了一個,就剩下襄王這個老不死的了!”
“他該死!”
“不管他是覬覦先帝的皇后,還是他的仁宗嫡子身份!”
“他都該死!”
“不殺死一個叔叔,誰人知道朕是大明皇帝!這是傳承!”
“朕不顧所有人反對,下旨烹了襄王!”
“烹了他全家!”
“別看朕坐在皇位之上,其實,皇位卻距離朕,還有三個人的距離,襄王,朱見深,朱祁鎮!”
“剪除這三個人之後,朕就能坐穩皇位了!”
“所以,奪門之夜殺的人,都是開胃菜!”
“朕以為很解氣,可在朝臣眼裡,不過是小家子氣而已,一點都不懂政治。”
“朕很清楚,當時跪在朕腳下的朝臣,都在笑話朕呢!”
“烹了襄王又如何,只要保住朱祁鎮,那些政治鬥爭的失敗者,就會不斷藉助朱祁鎮造反,景泰一朝,永遠不會停止政鬥。”
“而朕越殺人,越讓人覺得朕無能。”
朱祁鈺吐出一口濁氣:“奪門之變後,擺在朕面前的三件事,治好朕的病,掌握軍權,奪回皇權。”
“每一件都無比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