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怎麼會衰落成這樣啊!都是他的罪!”
“為何景泰朝要完全仰仗漕運啊,就因為北方徹底爛了,爛得不成樣子了。”
“那種爛,伱是想象不到啊,哪怕京畿,走幾十裡都見不到幾個人,全是荒地,長滿了野草。”
朱祁鈺吐出一口濁氣:“他都敢放任也先打進北京城,他還有什麼事是做不出來的!”
“從土木堡之變後,朕的親哥哥就死了!”
“起碼在朕的心裡,他就死了!”
“朝臣將責任怪罪到一個太監的頭上!”
“卻不想,若無他授意,王振怎麼敢做那些事啊!”
“朕都佩服那些文官,給土木堡之變找了很多很多理由,朕聽來都覺得可笑。”
“什麼狗屁理由,都是藉口!”
“什麼藉口都洗不白他!”
“朕恨他!”
“即便因他土木堡之變,讓朕登上帝位,朕也恨他!”
“即便過去了七十年,朕對他的恨,沒有一刻鐘消減!”
“恨他讓繁盛至極的大明,變得千瘡百孔!”
“恨他讓大明邊關七十餘年建立起來的城防,毀於一旦!”
“恨他讓大明從對外開拓,進入到被迫戰略收縮;恨他因為瓦剌之敗,導致藩國臣屬,紛紛將朕看做笑柄!”
“你可知道,永樂朝,我大明有多少藩屬國啊!一百多個啊!遍佈整個亞洲!可以說,整個亞洲,皆是我大明之土!”
“可土木堡之變後,莫說整個亞洲了,連貴州都不是了!”
“朝鮮、安南看盡了大明的笑話!”
“藩國雖然沒脫離大明,但都對朕不太上心了。”
“烏斯贜都不許朕派人上高原!是瞧不起大明啊。”
“正統十四年,到景泰四年,雲南一年多少次造反啊!”
“鎮壓不住了!”
“三徵麓川,已經讓雲南所有藩屬看出大明的虛弱,而土木堡之敗後,天下人都看穿了大明是隻紙老虎!”
“大明完了!”
“兩京十三省,雲南、貴州、廣西都離開了大明懷抱啊,甚至遼東也不穩,湖廣流民遍地,山東餓殍遍野,大明能支撐的,不過區區幾個省而已!”
“整個北方,爛得不能在爛了。”
“只剩下江南,來維持整個大明的財政。”
“永樂皇帝為什麼要遷都北京?就是要君王守國門,就是要維持軍事實力永不衰退,不停對外開拓。”
“永樂皇帝,雄才偉略,想要在陸地上、海洋上,建立龐大的帝國,恢復漢唐之盛。”
“卻毀在他的不孝孫子手裡呀!”
“土木堡一敗,大明什麼都沒有了。”
“開拓個屁啊,吃飯都是問題!”
“不是因為一場戰爭失敗,而是因為他叫開了大明邊防!”
“整個邊防系統毀於一旦,無數精銳兵卒被屠殺,大明整個北方成為了胡族跑馬之地。”
“徹底爛了。”
“千瘡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