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朕都覺得朕可能還會不死,呵呵。”
朱祁鈺嚇唬朱見漭。
“爹,兒子巴不得您再活兩年呢。”朱見漭心知肚明,老皇帝純粹靠藥吊著命,徹底油盡燈枯了。
“朕累了,不想熬了。”
朱祁鈺笑道:“你一直都想知道,正統帝和朕的故事,今日趁著朕腦子還算明白,就告訴你吧。”
這對兄弟的故事,絕對可以用膾炙人口來形容。
“朕與他初見,那年朕八歲,他九歲。”
“朕從外宅入宮的時候,吳太后就告訴朕,要先叫哥哥,爭取得到哥哥的喜歡。”
“因為那時,他就是太子,他是先帝獨子,朕是一個見不得光的兒子,當時還未得到正式承認。”
“朕能被承認,主要原因是先帝子嗣稀薄,除了他,就是朕了,再加上先帝遺命,朕也就順利入宮了。”
“在朕的刻意巴結之下,他對朕是不錯的。”
“不管從哪個角度說,他都是朕的好哥哥。”
“因為朕對他的皇位,沒有絲毫威脅,兄友弟恭,對他而言是獲取政治資本的好途經。”
“二十二歲之前,朕一直活在他的羽翼之下,他待朕著實不錯,郕王是他封的,所有富貴,都是他賜的,把朕留在京師,是他捨不得朕。”
“他出去征戰,留朕監國。”
“於情於理,朕得承認,他是朕的好哥哥。”
“而從理性角度看,他也是個好皇帝,他親政之後,不像宣宗皇帝那樣荒於政事,而是勤勤懇懇,也是他要改制軍中的。”
“其實,改制軍中這個想法,是宣德九年,宣宗皇帝提出來,結果宣德十年正月,宣宗皇帝就忽然死了。”
“正統帝受到了嚴格的帝王教育,而且他是個雄心勃勃的人,親政後,就要改革軍中,再次出海,並提出改漕運為海運等種種措施。”
“於情於理,他都該是個卓爾有為的皇帝。”
朱見漭都懵逼了,從他爹嘴裡,居然給正統帝如此正面的評價!
這也太扯了吧?
“可是!”
朱祁鈺慢慢坐起來:“他是朕的好哥哥,正統朝也算是政治清明,改革理念十分先進,確實是個好皇帝!”
“但是,他不該投降!”
“土木堡之變,他可以敗,但他應該死!”
“我朱家人,沒有軟骨頭!”
“從太祖、太宗,哪怕仁宗皇帝,都殺過人!”
“莫看仁宗皇帝是個大胖子,廟號仁宗,其實也是個硬漢,他一生沒低過頭!”
“漢王、趙王,都是血裡來血裡去的鐵漢!”
“宣宗皇帝,更是馬上皇帝,他曾陣斬強敵,可謂鐵骨錚錚!”
“太祖皇帝那麼多兒子,可有一個軟蛋?”
“就連建文帝,也有自焚而死的勇氣!”
“我朱家,沒有軟骨頭!”
“他可以敗,但不能投降!”
“敗了,可以重來!”
“投降了,我大明的脊樑就斷了!”
“朕絕不能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