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公卿狂歡之時,卻把朕忘了。”
“朕不該坐在皇位上的。”
“等狂歡過去後,就開始不停諫言,迎回正統帝了。”
“他的年號起的好啊,正統。”
“當年襄王要奪走他的帝位,禮部上的年號,就是在和張太皇太后的抗爭。”
“正統,正統。”
“也成為朕揮之不去的噩夢。”
“景泰,朕的年號起於北京保衛戰之前,所以禮部上了這個年號,希望天下承平,恢復太平。”
“朕沒有班底,整個朝堂上,能相信的人實在太少了。”
“而於謙,北京保衛戰之後,就被捧上神壇,朕怕他、恐懼他,也有文官的挑唆,讓朕開始防範于謙,和于謙劃清界限。”
“作為政治交換,朕同意把正統帝迎回來。”
“朕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老四,你不懂,那種初登帝位的狂喜和激動,朕根本不知道,這皇位之上,是群狼環伺,朕沒受過帝王教育,所以不懂。”
“也先就不一樣了,他知道如何給大明添亂,有意將正統帝放回來。”
“這就一拍即合了。”
朱祁鈺呢喃道:“只有朕,傻乎乎的以為,帝位穩定了,朕就是皇帝。”
“呵,其實朕一直都不明白,朕只是個替代品。”
“當時就有人上疏,讓朕把帝位歸還,朕哪裡肯同意呀,這寶座,坐上來就不想下來了。”
“權力的滋味,品嚐到就永遠都不想放下了。”
“作為妥協,朕只能奉他為太上皇。”
“朕不懂政治,總以為政治的本質是妥協,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協。”
“登上帝位的朕,就想掃清最後一個障礙,將帝位徹底坐穩,也將皇位永遠在朕這一脈傳承下去。”
“心腹都沒有,就開始籌備換太子了,多可笑呀。”
“當時朱見深是太子,朕想讓朕的兒子朱見濟做太子,結果你是知道,易儲風波,害死了朱見濟。”
“朕就沒兒子了,之後的幾年,一直在生兒子。”
“易儲風波之後,朕就妥協了,朕就想著,只要將皇位在朕這一脈傳下來就行,讓朕不要皇權都行。”
“所以朕眼看著皇權被分割,朕卻視而不見,朕就想有個兒子,把皇位傳下去。”
“可朕又錯了。”
“朕當初就是替代品,自始至終都是,因為朕的年號是景泰,他的年號是正統!”
“朕就永遠要活在他的陰影之下!”
“小時候是這樣,當藩王的時候是這樣,當了皇帝還這樣!”
“朕能甘心嗎?”
朱祁鈺面容猙獰起來:“朕不甘心!朕堅決不讓!”
“景泰八年,朕病了!”
“病得很重,和現在一樣的感覺,朕知道朕要死了!”
“有人給朕下毒!”
“是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