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說,不能說。”
朱祁鈺聲音低沉:“可朕的母妃,你皇祖母,還是個不安分的,她非要和孫太后爭個高低,導致朕更不受寵了。”
“小小的人呀,就會巴結自己的哥哥。”
“只有他開心,朕才能開心。”
“更會巴結老太太,她開心朕撒潑打滾都行,就博她一樂。”
“日子過得如履薄冰。”
“終於長大了,盼著盼著,能夠開府了。”
“大婚之時,朕就在想啊,快點飛出在牢籠吧,去封地快活。”
“可哥哥對朕好啊,捨不得朕出去受苦。”
“他越疼朕,朕越心驚膽戰。”
“藩王到了年紀,不盡快出京繼藩,是大罪,他卻留著朕,是何想法啊?”
“朕後來問過他,他只說是愛朕。”
“唉,就當他是愛朕吧。”
朱祁鈺其實對朱祁鎮的感情很複雜,恨他做過的事情,卻也要感謝他做的這些事。
若無土木堡之變,他怎麼會登基呢?
“恰恰,正因為他愛朕,把朕強留在京師之中。”
“土木堡之變後,群臣才會推舉朕來坐皇位。”
“你並不知道,就算正統帝被俘,該坐上皇位的,絕不是朕,因為朕是庶子啊。”
“該坐上這皇位的,是襄王!”
“他是嫡子,又是有名的賢王,仁宗皇帝駕崩時,他在京監國,當時漢王虎視眈眈,群臣就建議過,由襄王繼位。”
“張太皇太后動心了的。”
“就在朝中猶豫的時候,宣宗皇帝及時返回京師。”
“這也是民間有人懷疑宣宗皇帝弒父的原因,因為當時宣宗皇帝去南京巡視,仁宗皇帝駕崩之時,他應該在南京,可宣宗皇帝彷彿提前知道訊息一般,已經提前返回京師了,所以才在仁宗皇帝駕崩第三天,抵達京師,順利繼位。”
朱見漭其實也懷疑過這一點。
不知道老爺子知道不知道真相。
“這是襄王第一次有機會繼承皇位。”
“第二次,是宣宗皇帝駕崩時,因為正統帝年幼,又有朝臣提出來,由年長的襄王繼位,兄終弟及。”
“民間皆傳聞,襄王拒絕了皇位。”
“可是,正統帝的皇位,是有宣宗皇帝傳位詔書的,他襄王有什麼資格踐臨帝位?”
“張太皇太后,私心甚重。”
“她很想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卻不想讓孫兒繼承皇位!真是可笑!我大明何時淪落到一個女人的手裡了!”
“可大明沒有館陶,沒有殺死梁王。”
“不過朕幫她殺了!讓他去下面伺候他的母親,張太皇太后!”
朱祁鈺面露兇狠:“幸好,朝中還算有忠良,沒讓帝位轉移去襄王那一支去。”
“土木堡之變時。”
“有資格坐帝位的,第一人選是襄王,第二個人選才是朕。”
“而當時,朝野之間,都認為該迎立襄王的,朕的呼聲是最小的,因為朕沒有政治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