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朱佑榶,才正式掌握商國的權力,他藉助大勢,和隋國組建聯盟,揮軍向西,攻打魯國腹地。
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越過第聶伯河,魯國節節戰敗。
在朝堂上,朱佑榶一邊整合朝堂,排除異己,將自己的心腹班底全都換上來,徹底掌握朝局。
並且,趁著戰場上節節勝利,他開始掌控商國兵權。
與此同時。
趙王朱佑椆打出為弟報仇的旗號,借道魯國攻打商國,魯國肯定不同意借道呀,可趙王不管那些,強勢借道,硬生生把魯國給瓜分了。
沒錯,趙王壓根沒打商國,而是在打魯國,嘴上還是說幫魯國平叛,其實疆域就沒打算吐出來。
魯國疆域急速萎縮。
商國、隋國、趙國三個大國夾攻,換誰都夠嗆。
但趙王確實在報仇,攻打一座城池,所有叛亂的人,全部斬首,並且釋出了屠白令。
他將仇恨發洩在白人身上,認為是白人害死了他弟弟。
殺著殺著,就要殺進魯國王都了。
朱厚煥都懵逼了,咋敗得這麼快呢?
他趕緊派出使臣去哭訴,求求趙王伯父救他。
趙王懶得理他,對這種不孝子有什麼好說的,好吧,他就是饞魯國的土地。
他爹就偏心,把最好的土地給老兒子,他這個老三最吃虧,波羅的海上的爛地,一塊波蘭地盤,還和德國接壤。
他能征善戰,所以他爹將東歐最難的任務交給他了。
他不在乎,他有幹翻德國的能力,進德國當皇帝去,但是,東歐大平原他喜歡啊,哪個皇帝嫌棄領土少呢。
至於東歐大平原,是朱佑棅自己玩沒的,我們只是敬謝不敏。
沒過幾天,商隋聯軍也打到了魯王都之下,三國簽訂協議,魯王從一個大諸侯國,變成了一個彈丸小國。
龐大的魯國,被瓜分殆盡。
趙國獲利最多,拿下整個白俄地盤。
商國拿回了整個哥薩克汗國,但隋國索要克里米亞半島。
半島交給隋國,其他地區隋國不要。
因為都不跟隋國接壤。
疆域劃定完畢。
三國又簽訂魯王都協議。
魯國為三國保護國,商、趙、齊三國交界之地,不可隨意派兵攻伐。
商、隋、趙、魯四國聯合釋出屠白令,禁止白人從政從軍從商,只能從事賤業,現有白人一概貶為奴隸,永不翻身。
四國以現有疆域為界,十年內不許攻伐。
之所以停戰,因為隋、趙都需要時間消化新領土,商國則需要整合朝堂。
至於魯王朱佑棅的生死,沒人在乎,包括他親哥哥朱佑椆都不在乎,誰管他死活。
而被趙國包圍的齊國,卻瑟瑟發抖。
齊國沒有縱深,和隔壁的蔡國還不一樣,蔡國有山脈遮蔽,趙國再強大,人家縮排山脈裡,趙國也打不進去。
齊國不行啊,全是大平原。
這鬼地方埋多少地雷都沒用。
這年代排雷太容易了,人那麼多,抓起來排唄,實在不行就讓軍隊排雷,滾著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