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口統計專家計算過的。
婆羅洲三個省,朝廷也都改了名字。
朱厚煐在西海岸坤甸登陸婆羅洲,大明新佔時,叫兗州,但在景泰六十五年,改名為鳳麟省,取自十洲記。
因為婆羅洲最長的一條河,取名的時候,就叫鳳麟河。
所以,改名時,就用鳳麟省,簡稱鳳。
鳳麟河,是折線狀,也是整個鳳麟省的疆域,東海口克塔穆利亞,南海口馬辰。
整個婆羅洲,壓根就沒開發過。
上面的什麼渤泥呀、汶萊呀,就是一群徹頭徹尾的土著,什麼都不懂,這裡的歷史,都是西方殖民者帶來的。
而在華夏曆史上,對這些國家的描述,也是未開化的。
中原王朝一直沒有統治過這裡,原因很多,重點是華夏自古就是大陸型國家,對附近的海島都不敢興趣呢,比如寧波,大明都不想要呢,何況這麼遠的婆羅洲了。
其次是運力有限,造船業不發達的中原王朝,最多過來出使,沒辦法運兵過來佔領這裡的。
還有就是統治成本太高了,這裡人還沒開化呢。
景泰朝能統治這裡,和工業革命息息相關,如果沒有工業革命,就算佔了現在也丟了。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老皇帝有錢,用美洲的白銀,砸服了這裡。
別說古代了,後世發達不發達,照樣對婆羅洲很陌生,對印尼這個國家都很陌生,存在感低是一個原因,太遠也是一個原因。
大明能統治婆羅洲,運氣因素佔據更多。
老皇帝最擔心婆羅洲政變,所以,設了三個海軍都督府,互相挾制,總兵力上百萬,維護幾百艘大型船支。
每年的軍費,就要幾個億!
這軍隊有用嗎?沒什麼用,可如果不設大軍在此,一旦婆羅洲事變,朝廷絕對處置不及時,到時候婆羅洲烽煙四起,怎麼平叛?
不止海軍呢,陸軍在婆羅洲也是最多的。
天下衛所,婆羅洲人數最多。
因為老皇帝不放心婆羅洲。
就說近兩年,朝廷肅清官場,婆羅洲危及面積是最小的,抓的最少的,難道婆羅洲就沒有貪官了嗎?
不是,因為朱見漭也怕婆羅洲忽然造反。
六億人口啊,又離大明本土太遠了,尤其離京師太遠了,一旦造反,就壞菜了。
就連朱見漭,對婆羅洲都要小心翼翼的。
電話發明出來後,婆羅洲三省立刻架構電話線,要跨海架構電話線的,從福州寶州呂宋婆羅洲,拉過來的電話線。
朝廷花了二十幾個億,跨海架構電話線,實現了婆羅洲能和北京直接通話。
雖然質量很差,起碼能聽到聲音了。
以前是看不見模不著,這回起碼聽見了。
一起連通的還有電報技術。
通話質量不行,直接拍電報就可以了。
老皇帝迫切地進行電氣革命,就是需要用電,改變世界,最重要的是連通整個大明。
婆羅洲官員能聽見朝廷的聲音,也是一種震懾。
等著電力愈發成熟,未來朝廷也不再擔心這座大島離開大明瞭。
為了能更好的控制婆羅洲,朝廷在炎海內造島,用人工島,拉近和婆羅洲的距離。
婆羅洲,距離大陸2000公里,這個大陸,說的是廣州,就是2000公里啊,相當於北京到福建,實在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