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大元在明奧戰爭中出力不多,讓大明並不滿意。
第三次明奧戰爭,又即將拉開帷幕。
老皇帝親自頒佈了聖旨,第三次明奧戰爭中,戰功最大的藩國擁有希臘支配權。
同時,老皇帝還頒佈了一道聖旨,打散歐聯體的藩國,能得到冰島和格陵蘭島的支配權。
西歐戰爭也緊鑼密鼓。
在朱佑榶聯絡德國的時候,德國新皇卻在擔憂自己的疆土,趙國實在太強了,不斷侵吞整個波蘭。
這次趙國被商國算計,德國往趙國派了上萬名間諜,擅動趙國境內的白人動亂,德國需要喘息的時間。
德國還往大明送去一萬軍隊,目的是討好大明。
新上來的德皇很識時務,想認大明為宗主國。
卻遭到了朱見漭的拒絕。
從東歐歸來的他,最知道西歐各國的無恥,這些人壓根就沒有契約精神,他們就是強盜。
對付強盜的辦法,就是比強盜更壞。
所以朱見漭用德法捷三國的兵,卻不給三國好處,並且這三國兵也不打算放歸了,用完了就處理掉,礦場缺人。
德皇還得面臨頭上的齊國。
齊國佔據波蘭北部,波羅的海上的島嶼,愛沙尼亞和芬蘭,以及芬蘭東邊的凍土,全都是齊國領土。
齊國看似領土面積很大,其實宜居領土很小的。
齊國並沒有搶佔商國領土,因為齊國本土隨時被維京人威脅,齊國無暇西出。
再說了,齊王朱佑槮很清楚一件事,現在吃進肚子裡的,未必能消化得掉,這個時候同宗相殘,便宜的只有這些異族。
朱佑槮作為朱見漭的二兒子,他不像老三趙王那麼莽,他是智將,他懂得審時度勢。
所以,四國瓜分商國,他則負責防備遏制德國。
德國哪裡敢動小心思啊,自己國家還鬧心呢。
這些年,德國就被趙國和齊國夾攻,南面的蔡國雖然沒侵吞德國領土,但會陳兵邊境,牽制德國的發展。
隨著德法等歐洲國家,成為大明產品的傾銷地。
所有德國人的心裡,已經將大明奉若神明瞭,很多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去大明打工,去大明掏大糞都比在國內吃飽飯強。
但歐聯體是嚴格限制出境的。
照樣限制不住人心。
根據統計,德國每年都會有3萬人以上的人偷渡出逃,逃往大明,去做最底層的工作。
眾所周知,在大明賺一天的錢,夠在德國賺一個月的了。
明人扔的垃圾,都比他們吃的好,明人養的狗,都比他們的皇帝吃得好。
這就是所有歐洲人的共鳴。
大家心裡都這樣想的,所以每年都有歐洲人外流,去大明務工,從事低端工作。
歐洲女人都以嫁給明人為榮,以有漢人血統為榮,以和明人沾親帶故為榮。
甚至,寧願去大明做寄,都不願意在歐洲做人。
小德皇總說人心壞了,人心敗壞了。
可他卻在讀經義。
他不止會德語,還精通漢語,他有七個漢語老師,有兩個進士,是他高薪聘請的大才。
他也希望德國變成和大明那樣強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