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榶先挑軟柿子捏。
魏國拿走的凍土區,沒什麼實際意義,以後索要回來便是,隋國太強,趙王能征善戰,只有魯王是軟柿子。
朱佑榶組織大軍攻打魯國,收復失地。
可他完全低估了朱佑棅。
朱佑棅文武雙全,幾場小仗他就瓦解了商國的攻勢,然後祭出殺手鐧,花錢買人才。
商國很多軍隊,臨陣脫逃,投降了魯國。
這裡面固然有朱佑榶經驗不足的原因,未嘗沒有商國權貴放水的原因,他們根本就不願意為朱佑榶賣命。
朱佑榶驅使他們,用利益驅使罷了,根本無法猶如臂使。
所以,失敗是必然的。
別忘了,魯王可是朱見漭的四兒子啊,曾經也是商國人。
這一瞬間,朱佑榶才認清自己,沒有老皇帝撐腰,他什麼都不是,一個小小的藩王,他都打不過。
朱佑榶並沒有氣餒,他不喜歡認輸,而是絞盡腦汁思索破局的辦法。
魯國並沒有繼續打擊朱佑榶,而是不斷派兵擄掠人口。
戰爭持續三個月時間,魯國人口暴增到1700萬。
恰逢克里米亞半島爆發屠華事件。
白人反政軍,殺光了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全部華人,宣佈解放了克里米亞,建立克里米亞國家。
此事一出,國內外譁然。
商國民間指責朱佑榶無能,讓同胞罹難,甚至想請趙王回國登基,將朱佑榶趕出商國。
迫於輿論壓力,朱佑榶和魯國、趙國、隋國、魏國簽訂停戰協議,其實也正中朱佑榶下懷。
朱佑榶十分清楚,他是打不贏四國的,可能一場都不會贏,與其那樣還不如趁早止損。
同時,他邀請四國幫助商國收復克里米亞半島。
自己明明戰敗了,面對國內叛亂居然自己不敢動手,反而求擊敗自己的對手,真是可笑啊。
朱佑榶因此淪為大笑話。
四國君主笑話朱佑榶一頓,索要了大批好處後,還是答應了。
四國組建聯軍,出兵十二萬,由趙王親自率兵,僅用三十一天,就擊垮了反政軍,並將島上殺得雞犬不留。
捷報傳入莫斯科的同時,朱佑榶立刻宣佈,屠白令。
屠殺境內所有白人!
可是,四國卻進入警戒狀態,因為商國一邊殺一邊驅趕,把白人往周圍各國驅趕。
以前商國和各國的分界線是大山脈,但這次四國藉機吞併了不少領土,尤其是隋國,明明佔據比高加索山南麓,兩國相安無事,你非得翻越比高加索山,跑到大平原上來。
魏國最慘,他們吃的都是凍土區,關鍵這些地方沒法戍衛,一旦大批大批白人進去,就會變成盜匪,國內沒有個安穩時候了。
這個時間點選的也好,趙王還在克里米亞,四國聯軍的精銳都在克里米亞。
商國上下動起來,六千萬白人可就遭殃了。
可商國並不是要殺他們,而是往國外趕,反正六千萬異族,朱佑榶沒本事懷柔掉,乾脆就送去國外,禍害其他國家去。
同時,他以東歐皇帝的名義,頒佈聖旨,要求歐亞所有國家,釋出屠白令。
這下可把各國噁心死了。
魯王朱佑槿把自己最喜歡的瓷瓶都砸了:“該死的王八蛋,伱坑的就是我魯國啊!”
魯國是唯一一個,沒有屠殺本地土著的東歐國家。
因為魯國缺人啊。
魯國的白人人口和漢人人口數量持平,一旦白人烽煙造反,魯國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