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見漭批覆,挖河道挖出來的土壤,運去青海牧場儲存。
同時提出,振興青海計劃。
預計用三十年時間,把青海建設成塞外江南。
同時,他派長孫朱厚煐,巡視南方。
朱厚煐今年十七歲,出生在莫斯科,長在莫斯科,接受的文化教育和大明不太一樣,即便老皇帝派了很多侍講學士去教導藩國諸皇孫,終究是有地域差別的。
這種差別,和當地文化、自然環境息息相關。
縱然商國滅了莫斯科王國,八千萬莫斯科人,佔領後,銳減到了五千三百萬,他們也被強制漢化,但或多或少的本土文化,影響到了商國文化。
包括莫斯科建築,還成為風潮,在國內火了一段呢。
朱厚煐剛回國內,還不習慣禮法。
他是一頭黃色捲髮,是染燙的,類似於歐洲人的髮色,他剛在朝臣面前露面,就被噴個半死。
最後還把髮色染回來,拉直了。
也就老皇帝,笑他為什麼沒把頭髮剃短了,朱厚煐說他爺爺不讓,惹得朱祁鈺大笑。
老四想親自巡視南方,可朝中事物冗忙,兒子朱佑梐還得幫他呢,就讓孫子去。
想坐穩皇位,不瞭解地方是不行。
朱厚煐在十一月出發,乘坐火車先去湖北武漢。
今年巡視湖廣,明年巡視西南,後年巡視江南,三年內,朱厚煐要好好看一看地方。
武漢,在景泰四十七年時升級為省治。
這座城市,也是老皇帝主張建造的,也是大明第一座沒有城牆的城市,城市容納人口可達到三千萬人。
像北京、天津這樣的城市,制約人口規模的水,武漢是三江匯流,是建在江上的城市。
武漢,擁有世界最大的大橋,武漢長江大橋。
也是大明第一座跨長江大橋。
景泰二十一年動工,耗時十九年完成,於景泰四十一年通車,總耗資三千七百萬。
也算是震古爍今的大工程了,可和景泰帝的八大工程相比,只能說小工程。
雖然這座城市新城市,名字也是老皇帝起的。
但是,這裡的歷史極為悠久,合武昌、漢口、江夏三鎮為武漢,東漢末年的黃祖,就是江夏太守,孫堅就死在江夏之戰中。
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岳飛駐紮在武昌八年。
武漢三鎮中的漢口,是漢水改道從龜山以北匯入長江,沖積出來的平原,又在景泰年間進行填江造地,把漢口填出來的,才有了現在的疆域。
景泰六十五年的武漢,總人口2700萬。
平均房價在三千元左右,位置優越的樓房可賣七千元一尺,位置比較偏遠的則兩千元左右,但距離市中心恐怕需要六七個小時腳踏車車程。
朱厚煐進入武漢,第一印象就是人多,熱鬧。
作為九省通衢,武漢匯聚了來自天南海北的客商。
在景泰之前,武漢就是南北經商必經之地,但是在景泰十五年時,朝廷正式提出,將武漢打造成天下經濟中心。
朝廷先後斥資十幾億元,開發武漢,比如著名的武漢軍工廠、武漢重工業製造廠、武漢石油加工廠、武漢鋼鐵集團等等,如果現在發生戰爭,武漢能提供大明一半以上的軍械供應。
武漢一共有九個火車站,這是天下城市中,火車站最多的城市,因為九省通衢嘛,來往各方的商旅,乘坐火車,這年代不像後世,一個超大型火車站,就能完成運載的。
武漢九個火車站,日均運載旅客一千七百萬人。
等於說,每天都在小春運。
一個複合型火車站是解決不了的,拆分成九個,能順利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