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移民潮在景泰十二年四月徹底結束,江南移民宣告結束。
但戰爭已經挑起來了,民間的爭論愈演愈烈。
有的東西付諸實踐,產生了實際效用,有的則沒有。
比如說,今年欽天監預測有旱災,中樞就下令全國打井,防備旱災。
鞍山鐵廠趕製手壓井,賣到民間去。
正常的井,效率低、要求高,力氣小的打不上來水,而手壓井,婦人也能輕鬆壓水出來。
手壓井得到權貴的喜歡,鞍山鐵廠是半賣半送,在民間迅速普及。
大明風雲變幻。
各樣東西,目不暇接。
並沒有隨著移民潮結束,這股風氣就結束。
皇帝鼓勵他們發展下去,也讓他們繼續鬥下去。
第一個鬥,就是分家鬥爭。
讓他們內部鬥爭,自己鬥自己。
朱祁鈺沒直接下旨,強行分家,而是以重新分配土地為名,各家名下的土地,中樞不予收回,允許大族各房均分、財產均分。
打敗魔法的只有魔法。
若皇帝收回土地,剩下的江南人紛紛造反;若皇帝來主持分地,中樞啥都得不到,還惹一身埋怨。
乾脆,下旨讓各家自己分,族內合理分配財產,以後該咋過還是咋過。
分完財產,還能過一起去?
都打破狗腦子了,還過個屁啊。
祥和的大家族,瞬間分崩離析,官府也不管,只要各家商量好,土地、商鋪、莊子等物,直接給註冊,頒發契書。
別看皇帝罰得狠,江南士紳幾百年的家資,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家底豐厚得恐怖,照樣過著好日子。
而百越的奴隸運進大明,買的最多的就是江南人。
佃戶被分走了,難不成讓地主老爺親自去種地嗎?
他們雖丟了財產,卻得到了皇帝詔見,發明創造註冊了專利,以後就是下蛋的寶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第二個鬥,就是在報紙上鬥法。
學說鬥法,機械鬥法,派系鬥法。
大明進入極端的言論自由階段,什麼言論都可以發表,甚至已經萌生了推翻孔聖思想的邪說。
新政引發的新思想,和舊思想在鬥。
經濟派和守舊派在鬥。
格物派和心學派在鬥。
不止報紙上鬥,學宮日日都在激烈的辯論,民間的社學也在辯論,堪稱群魔亂舞。
皇帝不但不阻止,還在江南開了一千個學宮,請本地大儒授課,並允許各派學說來挑戰。
第三個鬥,擴大斗爭的面。
從江南開始鬥,鬥到朝鮮去,鬥到黑龍江去,鬥到甘肅去,鬥到新益州去,鬥到天下每一個角落,這是地域上的鬥爭。
這場鬥爭,沒有裁判,沒有輸贏。
不止是學術鬥,武術也鬥,運動也鬥,廚子也鬥,醫者也鬥,文學在鬥,軍隊在鬥,各行各業都開始鬥,這是行業上的鬥爭。
遍地都在鬥爭,比誰更強。
這是一個思想大爆發的時代,這是一個全球各文化碰撞出火花的時代,是皇帝親手推出來的一個時代。
就連皇帝自己,都不知道未來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