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的宮門關閉很久。
方才開啟。
馮孝小心翼翼進來侍奉,而掌燈的宮娥被門絆了一下,摔倒在地,精緻的瓷器宮燈摔碎在地。
宮娥驚懼地跪在地上請罪。
“你怎麼辦差的?快收拾下去,退出去伺候!”馮孝擔心皇帝心情不好,遷怒宮人。
朱祁鈺抬起眼眸:“下次注意些,宮燈莫用瓷器,摔碎了容易扎到手,去吧。”
“謝皇爺聖恩!”宮娥連連叩首。
眾所周知,皇帝對宮人甚是寬厚。
偶有宮人犯錯,他非但不責罰,反而改變制度,民間多有“皇帝寵奴”的傳言。
也因此,宮人甚是驕狂,在宮外多有犯罪。
都察院、監察司時常有舉報的諫言。
朱祁鈺雖說要規範宮人,但只是說說罷了,導致宮人甚是跋扈,連官員都不放在眼裡。
“皇爺,是否該把中旨追回來?”馮孝小聲問。
“追回來也亂了佈局。”
“朕的佈局被壞了一角,但不妨事,也看到了人心。”
朱祁鈺高興不起來:“清剿多少了?”
“回皇爺,從開年至今,移走了117萬人,皆按照您的吩咐,在交趾分最好的田地、最好的商鋪,內帑又補了一批銀幣,每家最少配一個土人奴隸。”
轉眼,已是景泰十一年六月了。
“到交趾的有多少?說真話。”朱祁鈺不喜歡報喜不報憂。
“回皇爺,安全下船的有97萬人,又有一些下船後病的,分到土地的,應該有83萬人。”
移走117萬,活著拿到土地的,只剩下83萬了。
移民,果然是最血腥的事啊。
這裡面,肯定有人營私舞弊,可能活人不超過80萬了。
但這損失也太大了!
“每家再給五個銀幣,不,給十個!”
朱祁鈺道:“田土每人多給分一傾,房子多給一套,再補發一套農具,一口鐵鍋。”
“皇爺,人多了,怕是土地不夠分呀。”馮孝咂舌,這又是一大筆開支呀。
“無妨,安南不夠,就去寮國、柬埔寨借。”
“這兩個國家不是出來佔便宜嗎?”
“讓他們知道,大明的便宜沒那麼好佔。”
“用命來還!”
“再在江南張榜,凡是願意移民交趾省的,每人分三傾土地,免十年賦稅,發農具發鐵鍋,沒媳婦的給發媳婦,只要願意去,什麼都給。”
馮孝不敢說話。
交趾的田土已經統計出來了,耕地約37萬畝,就是3.7萬傾。
一人分三傾,一萬多人就分沒了。
皇帝這不是玩笑呢嗎?
可誰都看出來了,皇帝因為損耗太大,已經生氣了,馮孝不敢勸,也暗惱那些運輸船,怎麼損失這麼多人呢?
“你是不是傻呀?統計出來的,是耕種出來的土地,還有多少生地呢?不會開發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