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
或者說,審美,這是很主觀的東西。
人跟人不一樣。
男人跟女人不一樣。
國內跟國外的又不一樣。
比如彭于晏,有人覺得很帥,恨不得給他打90分、95分。
但也有人覺得,彭于晏一張鞋拔子臉,顏值最多給到70分。算上身材,給他80分,最多最多了。
還有吳彥祖,陳南同樣get不到他的顏值,頂多給他75分。
但這不妨礙後世網路上將‘吳彥祖’、‘彭于晏’當做顏值量詞、形容詞。
又好比劉藝菲、劉師師,也有人覺得不好看、一般般。
由此可見。
‘審美’的確是很主觀,很有差異的,沒有特定的一個標準。
包括妝造、談吐、氣質,都有可能影響判定。
“每個人審美不同。”
“【顏值】的數值是如何確定的?”
陳南不清楚。
比如現在,他雖然加點【顏值】,但變沒變帥,自己完全感覺不出來。
但是——
“咦?”
“怎麼覺得你今天又帥了一點?”
陳南的疑惑,楊明娜給出答案。
旁觀者清。
變沒變化,楊明娜這樣的局外人看的更清楚。
被這麼一誇。
陳南心情頓時大好:“能看出來就好,百萬積分沒白花。”
管它什麼標準呢。
積分夠了。
無腦往【顏值】懟就對了!
【顏值即正義!】
而這邊。
楊明娜左瞧右瞧,還在奇怪:“都說紅氣養人,也不至於這麼快吧?難道是我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