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王京初來內地,一口氣拍出十部電視劇。
逆天!
……
聊完《魚美人》。
蔡亦儂又提起《上錯花轎嫁對郎》:“原著版權已經拿下來,你劇本寫的怎麼樣了?”
“寫完了。”
陳南從揹包裡取出劇本。
“李導也看過劇本,不出意外,明年上半年就會開拍。”
見陳南沒掉鏈子,蔡亦儂心情大好:“這部劇成本不大,公司準備拿著本子去跟上影合作。要是順利,接下來內地、港臺兩條腿走路,可就穩當多了。”
大唐影視現在只是小弟。
在港臺多倚仗李國立的人脈,靠的是香江無線跟臺省夏玉順。
幾部劇積累,算是有一定資本。
至於內地這邊,因為公司駐地在上海,因此抱的是上影的大腿。大唐來內地的第一年,即去年,跟上影合作了一部電影《春風得意梅龍鎮》,一部電視劇《蘇州二公差》,電影撲了,電視劇在保本的基礎上小賺。
合作關係算是勉強維繫下來。
很脆弱。
能不能繼續維繫甚至加深下去,這第三個專案至關重要。
在原時空,大唐影視跟上影的第三個專案是《神探科藍》,算是國內第一部‘山寨劇’,成績並不理想。
在這之後,大唐跟上影接觸減少,工作重心轉向港臺。
這一世。
將《神探科藍》換成《上錯花轎嫁對郎》,很有可能改變局勢。
……
《花轎》尚早。
陳南現在更關注的還是《魚美人》。
回校路上。
陳南盤算:“男三號,四番,片酬五千五,實到1650。”
片酬一般。
但番位夠高。
“有番位打底,入賬的積分大機率不會太低。”
因為沒有經驗,最終能得到多少積分人仍是未知。
陳南目前亟須積分。
一方面,‘耐力’太差,影響生活。
二來,他的記憶力一般,悟性有限,在表演班的表現處於中下游,全靠一張臉撐著。
再有就是影視劇這方面。
“我前世看過不少劇,但都只有一個大致印象,做個盤點沒什麼問題,可如果想要跟《魚美人》、《花轎》一樣完完整整的寫出劇本,這不現實。”
必須得有積分加點【記憶】,陳南才能將影視劇鐫刻在腦海中,進而扒出劇本。
學習方面,也需要加點【記憶】,將課本、課程要點深刻記憶,從而提高成績跟演技。
“為了前途,生活方面只能稍稍剋制。”
“要是這一次得的積分不多,就先緊著【記憶】來。”
陳南強行清心寡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