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耗費過多靈力,陸雲庭額頭佈滿汗水,心裡亦有點發虛,要是龍煞再凝實點,就這方天地,能降服得了它的,只怕難以找出了。
望著龍骨化成的粉沫,足有三四百米長,他打算把粉沫作為藥園的養料。於是用靈力捲起了它們,並一一撒在了靈藥的根部。
而就在這時,龍首的位置出現了一白色的珠子,挙頭大小,暈著耀眼的白光。
“這是…龍珠?難道也是傳承珠之類的?”陸雲庭走過去把它撿了起來,仔細端詳著它。
“不管是不是,試試就知道了!”說完他便吐出一絲精血印了上去。
當龍珠吸入他的精血時,無數資訊也湧進了他的識海中,心想,這果然是傳承珠!有了第一次經驗,而且身體實力不能同日而語,所以他接收資訊非常順利。
等他接收完這龍珠的資訊時,龍珠也化為了粉沫,他正疑惑當初阿依那伐的傳承珠是如何消失呢,情況原來如此。
陸雲庭理順著剛剛接收的資訊,不禁對這條龍的遭遇產生了同情!
所謂龍生九子,那是正常而言,但他卻是私生子。原來當年熬廣偶過江寧,發現萬年臺附近一深潭中,有母蛟正在渡天劫,危難之際,熬廣出手相助,為感激濟困之恩,母蛟與熬廣行之雨露,故誕下了他。熬廣也並未虧待於他,給他取名為熬烈,並封其為太湖龍君。
熬烈有自知之明,未有到東海與眾兄弟姐妹爭寵之心,而是窩在太湖自得其樂,故養成好茶貪杯的習慣!
當接到橫渡永恆星域的通知時,他便日日以酒為樂。
眾天仙地仙被陣法傳送完,最後才輪到他們水族,熬烈因貪杯誤了時辰而錯過了機會。
在他匆匆趕至天庭傳送陣時,陣法已停止了運轉,除非有大能神仙,否則是無法再次啟動的。哀傷悲痛之餘,他只能回太湖洞府繼續修練,以另覓良機。
幾百年匆匆而過。
明洪武年間,劉伯溫用瞞天過海之法,躲過了朱元璋的殺害,與昔日同僚鄭汝璧同遊天下。當時劉伯溫為練氣中期修士,而鄭汝璧則為練氣後期修為。
某日,鄭汝璧對劉伯溫道:“劉兄,我等華夏之族,千百年來皆受崑崙祖脈蘊養,故強勁爾,然則四周蠻夷亦同受恩澤,自漢唐以來,雖受管控,明為臣服,實則異心也,何故?”
劉伯溫問道:“邦章兄欲意何為?”
鄭汝璧輕捋鬍子,朗聲道:“你我皆修道有成,吾欲改崑崙氣脈,厚澤周邊,不出幾百年,華夏必為一統,百族歸心,雖有波折,值矣!”
“大善!吾正有此意!哈哈哈…”劉伯溫放聲大笑!
他們第一步便引喀喇崑崙氣脈橫渡青藏高原,進入橫斷山脈,澤被雲貴川及八桂之地;第二步引天山、阿爾泰山以及祁連山入漠北,並與大興安嶺山脈銜接;第三步是重中之重。他們利用陣法在東崑崙山與秦嶺的介面布下大陣,頓時龍氣分四夷,而他們亦因此雙雙坐化於此。
後世修者不能溝通鬼神,皆怪劉伯溫斬斷天地二橋,實乃荒謬!就他練氣期修為能有聖人大能之本領?斬崑崙氣脈是真,而不能溝通鬼神,則是他們早已遷到另一方世界了。
此時,在太湖修練的熬烈感知龍氣日漸稀少,於是決定尋根探源,當他到達目的地時,發現坐化的鄭劉二人。眼看四散的龍氣,已知無力迴天,心裡更加悲苦!
時至明孝宗年間,有位老者帶著一小孩和幾位隨從到此居住。當時,此地名為龍山,尚未有平龍山之名。夜晚老者起壇祭祀,訃文如此寫道:吾師姚廣孝,曾告知此地有龍氣也,今真龍被迫害,吾帶其居於此,欲沾染龍氣,早鑄大業,望各仙鬼遊神多行方便,嗚呼哀哉!
熬烈知了此事,便恥之以鼻,不再理會。
原來此老者叫做丘濬,曾為禮部尚書,此人少聰好學,過目能誦,更是涉獵儒家、道家、佛教三教之言,史料記載其為明代文臣之宗。
孝宗皇帝只有一妻,即張皇后,她為孝宗育了二子,長子朱厚照,次子朱厚煒。朱厚照少聰能誦,敏而好學,極受皇帝和皇后的喜愛,而次子木訥少語,二人不甚喜歡,但仍封其為蔚悼王。
一日,丘濬發現朱厚煒,細觀其貌,直言:此乃真龍也!話語被當值太監劉瑾聽到,便告知張皇后,而皇后聽後大怒,斥責丘濬一派胡言,吩咐劉瑾把朱厚煒送走。
劉瑾領會錯了皇后之意,欲殺之。然被丘派之人釋之,於是丘濬聯合太醫伍陽喂朱厚煒假死藥,方可逃過一劫。這也是有史料記載朱厚煒早年夭折,實則真相併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