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影片還是高畫質,一看就知道是專業裝置拍攝的。
然而在網友看來,不過是整活的短片,相當於另一種宣傳形式。
“影片加速了吧,正常人不可能跑那麼快。”
“這是吳靖啊,他能跑多快?想想就知道很假啦。”
“這劇組整天不好好拍戲,淨整些花活,何必呢?電影靠的是質量,而不是宣傳。”
“只要電影拍得好看,會有自來水幫著宣傳,可惜他們不明白這個道理。”
“我把話放在這兒,這電影絕對垃圾!”
……
影片發出來,並沒有附上任何說明。
網友以為又在搞噱頭宣傳,導致大多數評論非常不友好。
也沒人把影片裡展現的內容當回事,都以為是經過加速處理過的影片。
直到路人視角拍攝的影片大量出現在短影片平臺上,輿論又變得不一樣了。
【超速!穿上地面服的吳靖像個戰神!】
【太快了!太快了!吳靖太快了!】
【你敢相信,普通人也可以百米破10嗎?】
……
這些短影片,取的標題那叫一個期待感拉滿。
誰看到了,不好奇?
誰看到了,不點進去瞅一眼?
更為關鍵的點在於,這些短影片拍攝的角度各異。
全部是路人視角,拍攝角度還不同。
很容易讓人確信,這就是事發現場圍觀群眾拍攝的。
如果只有一個兩個,且相同視角。
還可以認為影片作假,但是如此多不同角度的影片,難道還能作假?
“人在現場,真的太震撼了,吳靖飛一樣從我面前衝過去。”
“哈哈,看到官方發了影片才敢發,差點憋不住。”
“那麼多影片竟然還有人說是假的,有騙你的必要嗎?”
“傻子才相信,影片多就不是假的了?什麼邏輯!”
“我反正是不相信,速度太誇張了,根本不是人類能做到的。”
“沒說人類做到的,沒看見吳靖穿了地面服嗎?”
“還有臉敢提地面服啊?別被高耀那個騙子忽悠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