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傳說中的那些仙神們,在修行中都會涉足心靈的領域。
道家是修持自身,打磨和堅定道心,佛家是修禪心靈性,神明則是神與法融,代天行法。
而無論是道家,佛家,還是四方諸神,在各自的修行體系中,卻又都有一些共同之處,
譬如人前顯法,留下種種神蹟傳說,傳播宗教信仰等等。
這本質上其實都是收納眾生願力為己用,借眾生信仰之力增幅自身,再透過這種增幅去感悟和融匯天地法則。
因為相比起歡喜、憤怒、哀傷和恐懼這些情緒所產生的願力,透過虔誠信仰所產生的信仰願力顯得更加純粹,也更容易煉化吸收。
這無疑是一條通用的修行捷徑。
說到信仰,潘隆忽然想起來了,
自己不是也有一群信徒嗎?
這幾天來一直忙著搜取情報,解析神力,都忘了自己的那些信徒了。
當下將目光透過本源空間,投向下方的山海界。
然後他就愕然了。
…………
此時山海界中,已經過去了幾百年。
幾百年間,整個世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大陸上的植被變得更加茂盛,地理環境變得更加豐富,齊全,物種也變得更加繁多起來。
各種各樣的生靈遍佈大地和海洋。
不過這其中變化最大的,卻是人類。
或許是因為當初潘隆給黑土部族準備的生存環境實在太過優越了。
不但水土豐茂,各種食物資源豐富,而且還沒有任何的天敵存在,
因此在他們重建家園之後,人口數量很快就迎來了爆炸式的增長。
短短几百年間,就從原來可憐巴巴的兩三百人,膨脹到了現在的幾十萬人口之巨。
而且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多,原本的黑土部族也早就已經開枝散葉,分散繁衍成了數百個大小不一的部族,
星羅棋佈地分佈在潘隆安置他們的那片數百里的沃野之上。
而且此時人類的文明程度也比幾百年前進步了許多,
人們學會了陷阱捕獵,學會了織網捕魚,
學會了將暫時一些吃不了的獵物豢養起來,培養出了最初的家畜。
同時還學會了刀耕火種,透過簡單的種植來獲取糧食,已經演化出了農耕文明的雛形。
甚至於一些人口眾多的大部落,為了更優越的生存環境,都已經開始嘗試著夯土築城了。
雖然他們修築出來的這些城市還都十分的矮小簡陋,甚至連稱為城市都很勉強。
但這卻標誌著人類文明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已經初步擺脫了最原始矇昧的時代。
然而人類文明進步了這麼大,發展出了這麼多的發明創造,卻唯獨失落了一件原有的東西,那便是信仰!
幾百年光陰過去,安逸的生活早已經讓他們忘卻了祖先曾經遭受過的苦難。
雖然在人類之中還或多或少流傳著一些關於天災降臨,神明救世的古老傳說,
卻也已經在一代代的口口相傳中演變得面目全非。
而且絕大部分人都已經將這些視為無稽之談,閒暇時哄孩子的故事,根本不相信這世上真有神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