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蠻政之下,整個楚國自然是重武輕文,許多大才無法得以施展抱負,乾脆隱居山林。
項羽稱帝之後不久,就遇到匈奴入侵,項羽自然大怒,便率領大兵,三次親征匈奴,這一仗打了整整六年,雖然最終擊潰匈奴,可整個大楚卻也元氣大傷。
隨後,項羽不但不休養生息,反而因為南越武王趙佗對自己不敬,又率軍隊三十萬進攻南越,同時加重了民間的賦稅徭役,他最後雖然平定了南越之亂,滅了趙佗,但大楚卻是民不聊生,岌岌可危。
項羽稱帝二十一年,死時剛好五十歲,死後,皇后虞姬殉葬而亡,太子項戰即位。
項戰為人受他父影響,同樣崇尚武力,輕視讀書之人,他登基之後,不停派兵進攻西域諸國,並同時加重賦稅,徭役,兵役,強徵壯丁入軍,妄圖成就千古第一偉業,徹底統冶亞洲大陸。
只不過很可惜,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受苦多年的百姓最終不甘生活於水深火熱當中,就爆發了一場大起義。
首先起義之地,乃是關中(陝西地區),關中起義一起,從者如雲,而其領頭之人,便是劉邦當年的長子,劉肥的兒子,劉襄和劉章。
當年劉邦雖死,可他的兒子劉肥卻活了下來,項羽太自大,也就沒有去管劉邦的後人,劉肥藏匿於關中民間,生兒育女,最後生了兩個兒子,便是劉襄和劉章。
這二人,從小力大無窮,武藝超群,平日又素喜讀書,所以很快就在當地闖出了名頭。
此次天下大亂,劉肥已經亡去,劉襄和劉章眼看有機會反楚,立刻揭竿而起,發誓要推翻項氏暴政,光復劉漢天下。
關中一反,其餘各地皆是響應,紛紛造反,其勢力最大的是齊地(山東地區)的田健、魏地(河南地區)的魏宏和趙地(山西地區)的陳達,這些人皆是秦末被項羽殲滅的六國諸侯的後代,他們群起造反大楚,天下百姓從者如雲。
大楚王朝雖然武功強盛,可天下百姓要他亡,項戰又如何阻攔得了?
經過七年大戰,四國諸侯聯軍攻入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項戰自焚,四國諸侯最終火燒了楚國皇城,瓜分了財寶和女人,以及楚國諾大的地盤。
分贓完畢,四國諸侯自然各自歸去。
同時,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情,大楚已亡,接下來四國就要進行大戰了!
劉家兄弟佔據關中,地理條件位置好不說,再加上他們用人有當,最終在公元前一四三年,由劉襄的兒子劉武一統天下,建立大漢,天下再度恢復平靜。
劉漢江山沿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宗旨,將儒學推為正統。
後來,劉漢江山腐敗衰落,中原再次分裂。
其後,中原先是經歷了十國之爭。
而後,經八胡二十國、韓、周、姜、嚴、吳、宋等朝代後,最終由趙氏一統天下,國號大華,建國都在順天(現在的北京)。
如今大華朝立國八十餘年,國泰民安,百姓安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