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射擊法。
這雖然是常遇春當年設計出來的攻擊方式,但是能夠執行的,卻還是少數人。
看到這裡的高函是鬆了一口氣。可同時,卻也是對秦安的身份更感興趣了。
要知道,一般的低階軍官,對於這樣的射擊方法雖然有所耳聞,卻也不知道這個射擊方法到底指的是什麼。
高函之所以知道,也是因為祖傳的火器使用方法上面所有寫明罷了。
可為什麼秦安會知道呢?
如果說秦安之前在工部工作過的話,也有些說不過去,畢竟,工部的人即便出來,也會是去神機營之類的。
難不成,秦安跟自己一樣,是有一個什麼介紹火銃使用辦法的書籍麼?
對秦安身份更加好奇的高函,自然是下定了決心,一定是要查一查,秦安的身份。
雖然此時的高函,是下定了這樣的決心,可是當前最為重要的,卻還是圍剿當前的倭寇。
所以,高函是將這個念頭暫且壓下,重新是將目光放在了戰場之上。
而此時此刻,在經歷了三輪火銃射擊之後,倭寇的指揮官,終於是下定了決心,是朝著吳惟忠的方向突圍了出去。
如果說高函和秦安兩個方向,是鐵板的話,那麼吳惟忠所率領的戚家軍,就是厚重的鐵門了。
這樣的判斷自然是極為愚蠢的。
跟高函之前認知之中的倭寇指揮官,可是有些判若兩人了。
到底是什麼,讓這個倭寇的指揮官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只不過當務之急,卻還是將倭寇全部殲滅,所以,高函也沒有糾結於此,而是立馬命令著自己計程車兵們追了上去。
而秦安同樣是如此決定,立馬是命令這自己計程車兵們攻擊了上去。
不過因為不敢讓倭寇是逃出去任何一個人,所以,高函他們是包圍在了這倭寇的兩側。
片刻之間,就已經是將倭寇包圍在了裡面。
只不過,高函他們卻是並沒有著急攻擊,而是看著,將包圍圈是穩固住。
被包圍的倭寇是更加瘋狂,對著吳惟忠所率領的戚家軍是發動了瘋狂的衝擊。
可是,戚家軍豈是浪的虛名的。
身為對抗倭寇的專家,戚家軍是使用著各式兵器,有招架、有突刺,甚至還有分割。
在面對倭寇之時,是無往不利。
雖然從流浪武士變成了倭寇的正規軍,可是,如此情況之下,倭寇的部隊早已經是全無配合。
身為多數的足輕,甚至還不如流浪武士的戰鬥力強。
雖然意志堅定,卻完全不是戚家軍的對手,不過片刻,就已經是折損了不少人手。
再加上高函他們雖然是按兵不動,卻也並非坐山觀虎鬥。
高函和秦安兩支部隊,一個是用弓箭不停壓制敵人,一個是用火銃點殺倭寇的軍官。
不過片刻,倭寇已經是死傷無數。再無戰鬥力了。
可即便是到了如此關頭,倭寇卻依舊是沒有放棄,是將所有尚且能夠走動的人集合了起來,似乎是想要最後一搏。
看到這種情況的高函,卻是並沒有半點的擔心,戚家軍戰力之強,是高函前所未見的,剛才在面對數倍於此的敵人尚且不落下風,現在已是強弩之末,又怎麼可能落敗呢?
可讓高函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倭寇卻並沒有朝著戚家軍而去,反倒是朝著秦安的部隊衝擊而去。
這樣的轉折,自然是讓高函想不到的,更是讓高函所擔心的。
秦安的部隊戰鬥力如何,高函自然是知道幾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