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賣不賣?”陳川問。
攤主擺擺手,示意陳川趕緊走吧。
這銅鏡直徑18.厘米,邊高0.6厘米左右,二處有裂,有花鳥人物,有銅綠,以陳川的古玩鑑定術來看,這倒確實是宋時期的銅鏡。
但是,宋代銅鏡不值錢,本身也就是萬兒八千了。
原因是,一來出土量很大,二來宋代及其以後的銅鏡都不被藏家重視,因為這個時期的銅鏡無論是從材質、紋飾和藝術風格等方面確實已經無法和漢唐銅鏡同日而語了。
宋代銅鏡紋飾模糊。鑄造方法由漢唐時期的範法鑄造變為翻砂鑄造,由於材質粗糙,翻鑄而成的鏡紋多模糊不清晰、線條粗、不流暢,比較呆滯,缺乏漢唐銅鏡清晰利落、動感美、藝術美等特點。
陳川腦海中閃過這些知識,不僅再次感嘆,【古玩鑑定術】還真是挺神奇,腦海中實打實多了這麼多知識儲備。
“這個呢?”陳川又拿起一個花紋繁複的銅鏡。
“這是海獸葡萄紋銅鏡,這個貴了呀,要八萬塊。這是唐代的鏡,比宋以後的貴多了。這是真正的古玩,小夥子你有眼光啊。”老闆道。
“這是海獸葡萄紋銅鏡沒錯,是古玩也沒錯。只不過這不是的盛唐時期,而是宋代仿製的唐銅鏡。盛唐的鏡子,銅材料69%,新增了30%的錫。因為錫的新增,使得鏡面淨白透亮,照影清晰,切很少有銅綠。反觀這款,銅綠較多,因為宋代的翻鑄法,使得新增的錫佔比不夠,只有19%,所以不夠亮,不夠白。而且從花紋來看,線條有點呆板,沒有盛唐的靈動大氣……”
陳川一頓反向科普,令攤主啞口無言。
攤主嘿嘿一笑:“想不到小夥子是個行家,不過這海獸葡萄鏡,即便是宋仿製的,也得值不少錢吧?”
“宋代的翻鑄法制造的銅鏡,全國到處都是,根本沒人要,你這幾塊鏡子,打包一起,1萬塊?”陳川問。
攤主猶豫了片刻,也答應了。
“你消費1萬元,獲得三倍返利3萬元,已轉入你的銀行卡。”
感受到返利資訊,陳川將“海獸葡萄紋鏡”和另一面宋代銅鏡裝進袋子裡,轉身離開攤位的時候,不禁笑出聲。
實際上,以他的【古玩鑑定術】來看,這塊海獸葡萄紋銅鏡,應該就是盛唐時期的真品,而不是宋代仿製的。
海獸葡萄鏡是唐代銅鏡引人注目的鏡類,是國內銅鏡史上的璀璨明珠。它的紋飾圖案充滿了異域神秘色彩,被許多專家學者稱之為“多謎之鏡”。這種鏡子,深受收藏家的喜愛。
陳川買到的這個鏡子的長度與寬度都是9.5厘米,六隻海獸環繞,姿態各不相同,造型十分精美別緻。
之所以看上去銅綠過多,不夠白亮,像是宋代仿製的,是因為這款銅鏡裡,並不是新增了30%的錫,而是25%的錫以及5%的鉛。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款海獸葡萄紋鏡,曾經拍出過1490萬的高價。”陳川自言道,“倒是小賺了一筆。”
一千多萬,他雖然可以憑藉消費返利刷出來。
但是,這種實打實的進賬,他更喜歡,因為這是明面上能查到的財富來源。
本著這個想法,他在這個古玩市場逛了起來。
敦煌一帶是古銅境出土的主要地區,因為這裡是古時重要的東西貿易集散地。
陳川一來有【古玩鑑定術】,二來有【被祝福的幸運石】,提供的幸運buff,加40幸運值,所以在古玩市場上挑選起來,從古玩到原石,挑選的非常得心應手,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