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鑑一下健美訓練,對修道很有意義。健美運動發展到現在,對人體的塑造非常成功,經常舉辦大賽,選手身體幾乎可以達到完美設計。
想要煉成健美的肌肉,一是訓練,二是飲食,三是恢復。凡人想要獲得傲人的身材,需要的付出也很多。很少比例的人能煉成那樣的大塊頭,不光是需要毅力,還要具備相應的天賦體質。
這樣超凡的毅力也不是每個人都具備。
當然,類固醇等激素也是職業健美選手不可缺少的輔助,這是旁門左道,是商業社會迎合庸俗審美製造的怪胎,運動員服藥相當於和魔鬼做了一場交易,或許得到了名利,但付出的是靈魂和肉體。
所謂的天賦,其實就是你入靜的能力。入靜才能在某項活動中天人合一,體驗到樂趣。入靜才能溝通元神,更好地發揮意志力。
每次的訓練,一定要把肌肉力量壓榨到極致,這樣傳遞給神經一個訊號:我的肌肉還不夠壯,還不夠大,不足以應付外界危機。
這樣再大量補充營養蛋白質,使肌肉增大。有些人能把上肢練的比腿還粗,但有些人再練也漲不了太多。這是由先天肌肉型別決定的。
但要注意不要光追求形體,健康才是本質。肌肉如果缺乏力量,徒具其表,而無其質,也是因小失大。
透過器械訓練出來的肌肉,通常都是慢肌肉,缺乏爆發力,而且很累贅,一點也不實用。練出肌肉目的是為了參加健美比賽獲獎,或者是秀形體,除了迎合大眾的審美,看不出有多少積極意義。
女子減肥也是一樣,健康才是美的本質。
類似於整容,也許可以增加自信,但失去的個體差異性,其實是在捨本逐末。
大部分的運動對人體健康未必是有益的,有時反而會損傷。但透過運動,人可以更好的把握身體,提升對身體的細微感覺。
“吾有大患,在吾有身”,要是遵照老子,我們還用健身麼?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是靈魂的渡世之舟,當然要好好對待。健美的體格,可以增強自信心,提升安全感。但身體再健壯,是得道的輔助,而不是必須。
得道的境界,是“無身”,即自信心和安全感不依賴於身體,這是要靠修心得來,“無身”是一種境界,是道境。通常保鏢的身體都要強於僱主,但是誰更有實力?
身和心是相互促進的。德智體美缺一不可。
健美訓練的關鍵,不在於飲食,不在於訓練強度,在於能否把增大肌肉的資訊傳達給元神。所以即使訓練強度不夠,但意念一定要到位,要專注。如果配餐熱量不夠,你自然會產生飢餓感。
我猜想人是可以經由任何的行為得道的,因為人的嗜好各有不同。得道的關鍵在於專注,即使識神和元神同心協力,如果完全同步,節奏一致,自然可以感悟到元神。
但識神總是三心二意的,元神也總是事物繁多,二神同心的時候極少。
修心修的是識神,健身健的是元神。
我總有錯覺,似乎我的存在是至高無上的,然而不然。
識神的根基是元神,元神的根基是身軀,身軀的根基是有機物,有機物的根基是細胞,細胞的根基是無機物,無機物的根基是原子,原子的根基是量子,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人的意識是自然界的最高進化產物,但很可能無足輕重,元神的意志才是世界的本來。元神體現了道,小到每個細胞,每個原子,都能擁有不變的意志,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萬物皆有靈,這個靈,便是道。人能守靜,便能悟道。
健身講究是循序漸進,你不可能幾天就獲得完美身材。修心卻強調頓悟,但也是積累各方面的知識而來。知識的增加,只是壯大識神,識神越壯大,離元神越遠,離道境越遠,必須抽象,抽出真相,才能迴歸元神,達到頓悟。
所知不博,便沒有頓悟的基礎。所知愈博,愈難以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