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感,始終是壓在心頭的負擔,每完成一件事,人會很放鬆,得到快樂獎勵,久而久之,人會像條件反射一樣,去不斷地追求完成獎勵,但是做的事情越多,離真正的極樂越遠,只有擺脫掉完成感的束縛,才會徹底的解脫。
因為安全感欠缺,事情就永遠做不完,如果象和尚一樣,只參禪不做事,恐怕也只有真正的高僧,可以覺悟。
不悟透完成感和安全感,就搞不清“無為無不為”。為什麼不做事情就可以成就所有的事情呢?
不以完成為壓力來做事,正解,你儘可以爭分奪秒,但不要背上完成的包袱,這才是無為,才可以無不為,才是通天大道。
無為是老子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對“無為無不為”這5個字,可以有5個層面的理解。
第一層:做事不如不做事,什麼都不做,就是什麼都做了。從翻譯上最直接了當,但邏輯上說不通。這表現了一種消極的態度,很多時候,做的多錯的多,還不如什麼都不做。但顯然,離,無不為,差距甚遠。
第二層:不做事,就是一種做事。什麼都不做,以靜制動,靜觀其變。某些情況下,不失為高妙的做事方法,比倒行逆施要強的多。但僅僅無為,大多數情況是搞不定的。
第三層:不帶功利心的做事,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個境界就高多了,不因成敗得失影響情緒,可以集中精力專心致志。但是,光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也容易出問題。
第四層:以不做事的態度來做事。不以做事為事就可以無所不為,這是為人處世的最高的境界。常以無事的態度對待有事,等於即置身於事外,可以旁觀者清,心境如古井不波,反而可以看清世事,從而處理起來遊刃有餘,有條不紊。也是我們可以追求達到的層次。
第五層:這一層的境界很難理解,也很難用文字表述。因為這是神仙境界,超出了俗世習慣,需要看透紅塵,識破真相。凡人,依賴完成來獲得安全,這種有為,永無止境,就像驢子前面永遠吊著胡蘿蔔。只有超脫這個凡人階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已然大自在,大歡喜,在此基礎上做事,這才是真正的無為無不為啊。
按目前通行的註解,無為,是不做違反客觀規律的事,不做違反自然的事,當然更好理解,不過對於修道並沒有太多指導意義。
人在完成一件事後,又會迅速提出更高的目標,乃至多件事齊頭並進,事情越多,完成的慾望就越迫切。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完不成,累積起來,殺傷力和大事不相上下。有些殺人的大案,為一點點雞毛蒜皮的爭執而引發,都是完成感不佳造成的。
急性子、慢性子,說出來都是完成感的性子。
人生在世有三個追求層次,物質追求,溫飽滿足後有精神追求,即文化娛樂之後神性的追求,即宗教科學。這對應不同的安全需求。
含著金鑰匙出生並不足羨,因為可完成的事業就少了大半。
人的安全感永無止境,人的事業也此起彼伏,事情是永遠不可能做完的,人總是處於完成感的虧欠當中而不自覺。
範仁,安全感和完成感是無法脫離社會的。
社會競爭,壓力無處不在,生活的節奏快了又快,誰也不敢停下來,停下來意味著在競爭中被淘汰。
每一項新技術的應用,都會創造新的需求,也增加很多新的搬磚崗位。比如快遞業、外賣業、共享經濟…… 你可以感受到,社會對於新興產業的渴求,試圖以此來彌補傳統產業的衰退。新的產品令人眼花繚亂,但如果沒有顛覆性的新產品創造出來,製造業的衰退不可避免。財富浪潮一波又一波,從腳踏車、手錶的普及,家電的普及,手機的普及,網路的普及,電腦的平民化,到汽車的平民化,人類社會的發展,史無前例地依賴新興技術產品,這也是這麼長週期,經濟危機始終沒有爆發的原因,一旦,發展略有停頓,目前的分配體制將會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驗。5G的應用肯定會創造後面最大的需求,這是目前急需抓住的一根稻草。
無線通訊的發展,無疑動了有線電話的乳酪;手機的智慧化,令桌上型電腦退出家庭;手機支付的應用,是要取代現有的銀行刷卡支付的體系;電動汽車的上市,又是對汽油車的威脅;高鐵動車的執行,使得短距離航班直接取消;網約車、共享單車排擠的是計程車行業;網際網路的興起,分薄了傳統媒體的話語權和廣告收入;網商的繁榮,更是導致超市門店生意的蕭條;而區塊鏈虛擬貨幣的出現,又對**的紙幣發行權構成打擊;機器人的出現,則直接威脅到人的搬磚工作。
世界變化之快,令人目不暇給。而網際網路,直接改變了人的生態模式。網路,排擠的是人的現實生活。人與人的實際交談是不是少了,足不出戶的時間是不是多了,世界是不是更虛幻了?
5G是技術的革新,但是會帶來應用上的革命。而下一步將帶來技術上的革命的,是聚乙烯新材料、基因工程、人工智慧、核聚變、量子技術。
人類永遠不會滿足,始終在完成的路上,即使我們已經很安全了。
人更喜歡關注負面的新聞,一個好訊息和一個壞訊息,範仁,你想先聽哪一個?(我的眼神已經給出了訊號。)
矽基文明,正在統治地球,逐漸取代人的地位。很難說,這不是地球試驗場,最終的目的。
噢!機器人時代麼?這也不算太糟。那好訊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