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這時,段雲已把這女人的碎掉的肉裙切了下來,以便看得更仔細。
“嗯?”
忽然間,段雲看向了這女人的肚皮。
因為被肉裙遮擋,之前他一直沒關注到這裡還有一條傷痕。
他照例把那傷痕切了開來,熟悉的一幕出現了。
一卷油紙包著一本冊子,杵在肉裙女的肚皮裡。
“秘籍?”
段雲第一反應就是那把《風流玩意兒》縫在肚皮裡的老猿,心道難道如今流行這樣藏秘籍嗎?
可當他把冊子拿出來後,發現這不是一本秘籍,而是一本類似日記的玩意兒。
這世上除了慕容兄弟老爹外,竟然還有人寫日記。
這日記儼然被血汙汙染了一部分,可段雲依舊看得認真。
因為從這裡,說不定會找到這群神經病的線索。
他段少俠不怎麼記仇,可對於連續害他兩次的人,絕對不能輕易放過。
結果剛看了兩頁,段雲就忍不住再次翻弄起對方殘破的肉裙來。
慕容兄弟見狀,說道:“你發現了什麼?”
“這上面寫的,他是個男孩子。”
“啊?”
結果一番查詢之後,還真讓他們找到了對方的根器。
原來長得清秀的長頭髮,不一定是女孩子啊。
也是從這本日記中,段雲捕捉到了一些線索。
這寺廟原本叫作雨華寺,廟中弟子三十來人,曾一度挺熱鬧。
而雨華寺內修佛法,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靜坐。
在這些地下的木屋裡,伴著一盞佛燈,或乾脆漆黑一片,打坐冥想修行。
用雨華寺住持的說法,便是在黑暗中靜心之後,離佛祖更近。
用這位日記的主人明鏡和尚的話說,在雨華寺修行,日子清苦,卻有一種滿足感。
整個寺廟氛圍也比較輕鬆,師父慈愛,同門友善,齋飯好吃,讓自幼無父無母的明鏡和尚會感到家的溫暖。
可這一切,就因為一位雲遊多年歸來的師兄出現了改變。
那位師兄法號“法華”,在雨華寺弟子中排第三,在外雲遊了六年才歸來,以至於年輕的明鏡和尚都有些記不清他的樣子了。
這日記裡面,還畫了一幅三師兄的樣貌,畫得很簡略,甚至有些抽象,大概能看出是一個大鼻子和尚。
三師兄歸來,自然得到了全寺的歡迎。
雨華寺大師兄因故早逝,二師兄又是遊散性格,看得出來,師父對三師兄極其看重,寺內有傳言,是想讓三師兄繼承衣缽。
按照明鏡和尚的描述,雨華寺的僧人也練拳腳,特別是在靜室冥想修行後再練武藝,反而進境更快。
這本只是一件小插曲,可酷愛寫日記的明鏡和尚卻發現就那以後,整座寺廟出現了一些改變。
首先是齋飯,他總覺得齋飯沒以前那麼好吃了,裡面像是有一股血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