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多久,李運已著官服來到朝堂之上,只見大臣們面紅耳赤,有人目瞪著自己,大有將自己生吞活剝之意。
至中央位置,李運叩首李世民,李世民應聲讓他起身來,問道:“雲王,朕將你召來,想必你已經知道是什麼事情了吧。”
“回父皇,兒臣聽隨行的公公們說了。”李運如實地回答。
“那你怎麼看?”李世民問道。
李運堅決地說道:“兒臣覺得該怎麼判就怎麼判,對於行兇者絕不姑息。”
“被抓的可是你的妹妹和妹夫,你難道就當真如此絕情,一絲情面都不留。”李世民又問道。
他偏愛高陽公主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如今李運要殺了高陽公主,身為他的父皇總還是要站出來為女兒求情,可也不好責備李運,畢竟他做的沒有錯,手心手背都是肉,那一邊他都捨不得。
“自古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乃天經地義的道理,高陽和房遺愛身為皇親國戚,枉顧他人性命,於鬧市之上濫殺無辜,可曾想過要留那逝者的一條性命呢?”
面對李世民的求情,李運絲毫不為所動,既然站在朝堂之上,便是要對得起天地良心,僅此而已。
“難道就沒有容錯豁免權?”李世民又問道。
見李世民存心要保高陽公主,可也太過強硬,語氣也就軟了下來,而李世民越是如此,李運態度越是堅決。
李運避開高陽公主和房遺愛的事情不談,反而問道:“父皇,兒臣心中一直有個疑問思之不解,請父皇答疑解惑。”
正在討論房遺愛他們殺與不殺的問題,可不是朝堂問政的時候,但李世民還是應道:“說來。”
“天地之大,吾大唐屹立山海之巔,創不休之盛世,問帝國何以成就千古之偉業?”李運問道。
“當是以民為本,唯有民強,則國強。”李世民回答道。
“然也,父皇也曾說過君民舟水,而今貞觀盛世,使得四海來朝,萬國朝拜,究其之功勞在於父皇注重於民。”李運先是讚歎李世民是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而後又在說:“然則,民為根,那何為基?”
治國理政,哪裡是說的如此輕巧,愛民卻未必能夠治理好國家,自顧不乏愛民如子的君主,可治理天下的能力皆是不盡如人意。
李運反問道:“那你覺得何為基本?”
“君主賢明開達,朝臣忠言納諫,百姓安居樂業,此為之基本也。”李運十分調理地回答。
“所以呢?這跟高陽和房遺愛的事情有什麼干係?”李承乾突然站出來問道。
面對他的質問,李運卻也不急不躁,慢條斯理地說:“治國之根本在乎於民,可你知道立國之根本又在乎什麼呢?”
李承乾不答也不知,李運自顧說道:“立國之根本在於法,約束以法,民可正身自省;管之以法,民可規束自改;懲之以法,民畏懼而不敢從。”
“治國以民政,立國以法政,如此民政、法政兩者皆俱全也,國家才可昌達富強,而今貞觀強盛,不輸漢武,這一切都是父皇堅持民、法方針的功勞,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