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坊市的拍賣行被人一把火燒了個精光,雪妃以及行內的好多人都被人給殺了,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不過,畢竟是見不得光的東西,卻也不敢拿到檯面上,只是有人敢破壞地下坊市的規矩,這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他們派出不少人調查李運的下落,可此人就好像是消失一樣,人間蒸發,他競拍的身份以及個人資訊都是假的,著實讓地下坊市的人跌了個大跟頭。
……
李運從地下拍賣行離開之後,悄無聲息地回到府上,一切就好像沒有發生一樣。
近來無事,李運便是府上看看書,養養花,不時地去外面閒逛,他的貼身丫鬟青兒伴隨左右。
說著話,朝堂開壇論道的日子也是來到了。
李世民廣開言路,讓天下有德望之人來到皇城開壇論道,可久而久之,開壇論道的本質發生了變化。
眾人討論文學之道,探索治國之道,可近兩年的論道卻成為了他們抨擊君主的重要手段。
有些人仗著自己懂得些學問,便當眾對現世評頭論足,侃侃而談,殊不知自己的言論卻是紙上談兵。
說什麼治國理政,他們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可真正的實際卻是根本難以付諸實踐。
此次開壇論道的地方就設在承天門外的廣場之上,此廣場內接皇城,外通朱雀大街,可由百姓們前往觀看,算是一場真正的與民同享的大事。
只不過,誰要是在論道中輸了,丟人的可不僅僅是在百官的面前,而是全城的百姓。
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場上也是聚集了大量的百姓,儘管好多人都是目不識丁,但還是會來看熱鬧。
而隨著李世民以及百官們的到來之後,意味著開壇論道正式開始。
君臣之外,此次到場的還有皇子、公主們,以及要講道的文學大儒——王通,和他的門下弟子們。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李世民便是說道:“開始吧。”
王通走上前來,代表著儒生們恭敬地給李世民行了一個禮,道:“今開壇論道,臣王通要討論的主題是‘經學’,請陛下派人與臣一同討論。”
論道,最講究的就是一個論字,既然要論,便是與人相論,若是自己侃侃而談那不叫論道,而是講道。
長安城中不少寺廟的主持大師們都會定期講道。
李世民旋即點頭答應,對李承乾說道:“太子,昔日王通乃太子之師,你上前與他論上一論,也可以檢驗一下你的水平如何?”
李承乾心頭震了震,他可曾經是自己的老師,要知道他是王通,對於古今典籍經書無一不通,就連國子監校長見了他也要恭敬地行上禮節。
可李世民都這麼說了,李承乾哪裡敢違抗他的命令,只得硬著頭皮上前,道:“今日由我與老師論道,請老師賜教。”
王通看著曾經地學生,非但不讓水,反而更為嚴厲,還沒有開始就說:“今日論道乃國之大事,吾雖為太子舊師,然汝為太子,吾是臣子,卻也要遵循君臣之綱,不可逾越,太子之言實為大錯,當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