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於一條狗的故事。
“阿黃!全力追擊。”
李運向村民借來一條狗,雖然這條狗是黑色的,但李運喜歡叫他阿黃,因為他覺得這樣才能體現出阿黃是狗的本質特性。
程處默看著這條圍繞著李運打轉的黑狗,伸出來舌頭,不停地搖動著尾巴,好像是在討好李運。
至於程處默嗎?阿黃朝著他齜牙咧嘴,不時地朝著他犬吠兩聲。
看的眾人哈哈大笑,狗都知道李運和程處默應該討好誰。
用李運的話說,我才是這本書的主角,你們都是配角,狗都比你們有眼力勁。(注:包子開個玩笑)
言歸正傳,李運拿來阿史那咄咄逃跑丟棄的盔甲,放在阿黃的鼻子上嗅了嗅,旋即又摸摸它的腦袋,說道:“阿黃,靠你啦。”
汪~汪~汪~!
阿黃吐著舌頭,朝著李運叫了三聲,好像是再說沒問題。
“出發!!”
接下來一件十分滑稽又好玩的畫面出現了,從高空看,一條黑狗瘋狂的在草原上奔跑,兩萬大軍緊隨其後。
……
惡陽嶺
阿史那咄咄穿過縱橫交錯的溝壑,來到了突厥部下的一個部落,而這個部落便是大名鼎鼎的薛延陀。
薛延陀部族的首領名叫夷男,此人狂妄蠻橫,對於頡利可汗的統治他早有不臣之心,而今阿史那咄咄逃難至此,他本欲將阿史那咄咄殺死,結果得知唐軍將要攻打過來,就此收斂殺心。
儘管薛延陀想要造反突厥,可這種時候,大唐攻打突厥,自己身為突厥部眾,當然不會坐視不理。
因為夷男清楚的知道,一旦突厥被滅,薛延陀也將難以自保,強大的頡利可汗都無法戰勝大唐帝國,他又如何是唐帝國的對手。
綜合權衡之下,夷男絕對暫時聯合對抗大唐,待日後造反也是不遲。
“阿史那,想來你也是大汗的心腹大將,卻今日落得個狼狽下場,十萬大軍折消四萬,率六萬殘眾,你敗的夠丟臉的。”
幫助阿史那咄咄,可並不代表給他好臉色看,而阿史那咄咄也知道夷男有著不臣之心,可如今還不是撕破臉皮的時候,他的六萬殘眾還需要薛延陀部落的支援。
“你懂什麼,那唐人狡詐無常,竟使用鐵鉤連環的計謀,將我手下的四萬騎兵悉數斬殺,若拼實力,他們唐人你根本不是我的對手。”
戰場之上,變化無常,若雙方只拼強弱的話,又何以成就如此多的戰爭神話呢?曹操打敗袁紹、霍去病千里奔襲、蘭陵王率五百兵騎打破北周等等。
這些以少勝多的例子,可不是莽夫的橫衝直撞,而在於戰術上的運用。
所謂戰場根本就沒有公平可言,因為沒有規則,所以只要勝利便是規則,僅此而已。
“呵呵,阿史那,妄你還自稱習得中原奇門遁甲之術,如今看來,你也就是那紙上談兵的趙括,言之鑿鑿,口若懸河,連打仗的基本規則都不懂。”夷男諷刺道。
正如他所說,阿史那咄咄的確精通奇門遁甲,在突厥王庭的朝堂上,身為大大統領的阿史那咄咄總是能夠一鳴驚人,他論及戰術奇謀總是侃侃而談,把頡利可汗說的那叫一個激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