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李運的做法是對的,少了彎路,為大軍節約了一天時間。
眼看著就快要到達雍州的時候,指路人說:“不好,通往雍州的古道被破壞。”
那人說完後,李運又派出探子去往前方探查,結果發現道路果然被破壞。
程處默得知道路被破壞後,氣的直跺腳,他心急如焚,自己的老子被困城內,不由得他生氣。
“可惡的突厥賊人,竟然敢毀路,別讓我逮到,不然我定叫他大卸八塊。”程處默惡狠狠地說。
李運令三路原地停留休息,他來想辦法解決,他帶著嚮導來到山坡的高處,極目遠眺,注視著五十里遠的雍州城,而今距離目的地不過半日路程,卻不料想再次受阻,是李運沒有考慮周全。
透過觀察地形,發現周圍的道路只有一條通往雍州,這不得不讓李運犯難。
“難道通往雍州的道路只有這條古道?”李運問道。
他只聽說過自古華山一條道,可沒有聽說自古雍州一條路的說法。
在現代,通往雍州城的道路有很多,誰讓現在老百姓趕上新時代。
可唐朝的百姓就沒有這麼好的氣運。
嚮導點頭又搖頭,說道:“通往雍州的只有這一條路,但也有一條路,只不過是絕路,人是過不去的。”
“什麼意思?”
“在此地往北二十里,有一片荒漠,那裡流沙縱橫,人要是踏上去別說活命了,只怕連具屍骨都找不到。”
陷入流沙之中,任由你有著逆天的氣力,也會被流沙將力量卸掉,此中道理,像極了太極中的以柔克剛。
嚮導通曉周遭地形,對於這條路自然是熟悉不過的。
“若修復古道需要多久?”
“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不行,一個月太長,只怕咱們把路修好,困在雍州城內的大軍早就全軍覆沒。”李運說道。
修復損毀的方法不可取,那麼就只有一個方法透過流沙的道路進去雍州。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無奈之下,李運只得先行那條流沙的道路觀察情況。
策馬來到嚮導所說的絕路,李運沒有以身犯險,而是隨手丟了一塊大石頭進去。
本來看似平靜的黃沙,忽然變得躁動起來,黃沙緩慢的流動起來,像極了泥漿沿著水流方向流動。
很快,這塊大石頭就被流沙所吞沒。
“難怪是絕路,人要是一腳踩進去,必死無疑。”
流沙就如同溼地沼澤,越是用力,陷的越深,身體沒有著力點,所以根本就使不出力氣。
瞭解完所有情況之後,回到大軍,李運將事情的緣由道來,眾人皆是一籌莫展。
程處默則說道:“修復不成,只能走絕路,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