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算不上正人君子,但也是明是非的人,誰對誰錯,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他心裡是有著一杆秤的。
“此事先且不管,既然本王來了,便不會放任潁州百姓不管,河南道那邊本王會想辦法的。”
“王爺寬仁,為百姓著想,下官慚愧。”趙晚洲說道。
“好話就留到事情解決了再說,你先帶著本王瞭解潁州真正的情況。”
話已至此,趙晚洲也沒有必要再隱瞞,他讓街上所有偽裝的人都散去,跟著小女孩來到了潁州的衚衕巷弄中。
所謂繁華不過是表象,而真正殘酷的情形被美好粉飾。
來到衚衕巷弄中,李運才真正見識到了真正的情況,映入眼簾的不是千里江山的盛世,而是餓殍遍野的殘忍畫面。
在主街暗處,百姓們食不果腹,餓得倒在地上,哀鴻遍野,令人望而憐憫。
程處默哪裡見過這種畫面,平日養尊處優,何曾見過底層百姓們的痛苦和不堪。
就連他這種沒心沒肺的人看了後也覺得莫名的酸楚。
而看著那群沒飯吃的孩子們,李運對林清竹說:“清竹,將車上的能吃果脯的東西都分給孩子們吧。”
餓了誰不能餓著孩子,作為帝國的未來,他們有些優先待遇。
林清竹欣然同意,將車上的東西全都分給小孩子。
來到貧民窟後,現場一片土黃色,李運走到現場,不少百姓們將其視為仇敵。
“狗官,快滾!”
有人百姓遭到官府鎮壓,家中親人死在官府手上,他們懷恨在心在所難免。
不少人拿著石頭朝著李運扔了過去,趙晚洲派人上前,卻被李運攔住,說道:“讓他們扔吧,是朝廷對不起他們,百姓心中有怒火可以理解。”
一路巡查走來,李運以及隨行的大小官員渾身髒兮兮的,捱了不少百姓們的打。
看著路兩邊的悽慘景象,百姓果脯不足,哀嚎聲音此起彼伏,李運心中說不出的感覺,天災人禍,是人力所不能避免的。
而他們能夠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彌補上蒼犯下的錯誤,
時至黃昏,李運才在知府縣衙內落腳,趙晚洲為李運接風洗塵的酒宴被撤掉,並責斥潁州官員鋪張浪費。
“王爺,您也看到了,非下官辦事不利,而是潁州的情況的比想要的更為嚴重。”
李運深以為然,的確如此,老天爺降下旱災,又降下蝗災,近乎絕了老百姓的活路。
李運說道:“大致情形我已瞭解,而想要緩解災情最好的辦法便是解決百姓溫飽的問題。”
“可河南道糧倉不放糧,咱們又去哪裡找這麼多糧食?”
“既然沒有糧食,那何不自己創造糧食?”李運說道。
“自己造糧食?”趙晚洲說道,“王爺可是有辦法?”
李運不語,嘴角勾出一抹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