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蒲州出發後,三人再次踏上了東行的路程,一路走來,程處默對於李運也是改變了不少,也不再事事與他對著幹。
起初,他只以為李運是個中看不中用的傢伙,沒想到狠起來連自己都害怕,只是他不願惹是生非罷了。
而在一路上,李運也是將自己所見所感紀錄下來,諸如程芝豹、阮文田等人欺壓百姓,目無法紀的事情全部詳細記述,等將來回到長安,亦可將各地情形彙報給李世民。
離開蒲州後,沿著黃河東流的方向,經過了東都、洛州、鄭州、汴州等地,每到一處,李運都會停留數日,暗中微服私訪,探查民情。
儘管各地官員都有著大小不同的問題,可如同阮文田這等之輩還是少之又少,在各個州郡之地,也是有著惡霸流氓,但非猖狂,官府也多次出面調停。
有的官員算不得清正廉潔,但至少也為百姓做了不少實在事,這便是好官。並非每個官員都是聖人,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愛財固然重要,但能恪守本心如此就夠了。
當然了,好官有,貪官自然更多,天下烏鴉一般黑,饒是貪官們粉上一層厚厚的脂粉,終究難以掩飾其本來的面目。
三人租了一輛馬車,算是放慢了行進的步伐,林清竹靜靜地坐在一旁看著李運正經地記載著各地的情形。
正經工作的男子最帥氣,這句話果然不瞎說,一路走來,李運經常會將一些笑話,三人的氣氛還算融洽,可每當他撰筆時刻,總是一絲不苟,簡直是判若兩人。
合上日記簿,李運掀開馬車的門簾,瞧見正直中午時分,便是在官道上尋得一處茶亭停歇片刻。
三人各自喝了兩碗涼茶,看著日漸毒辣的豔陽,程處默伸著舌頭,像是狗一樣,他不停地用衣袖扇風,額角上的汗珠好似一顆顆黃豆浸透了衣衫。
“這鬼天氣,越往東走越熱,連滴雨水都不下,可熱死老子啦。”程處默汗流如。
李運眯著眼睛,望向天空,撲面而來的熱流讓他們難以招架,沿途走來,他便是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帝國各處旱情頻發,蒲州河流中上游,旱情還稍微輕些,可到了河流下游,由於各地乾旱,河道支流缺水,東邊的旱情愈發嚴重。
就連黃河下游兩側的城池也都出現大小不一的旱情。
古代不似現代,沒有發達的高科技技術,什麼噴灌機、抽水機,更做不到人工降雨,甚至在唐初時期,水車都沒有。
百姓們灌溉莊稼最常見的兩種方式便是挑水和挖溝渠,引河中之水入溝渠,而後挑入莊稼地裡面。
卻如今,河流枯竭,想要挑水也是不得。
三人休息後,便是繼續趕路,距離到達齊魯境內,差不多還有半個月到達路程,也不急於一時。
本來的沿著東行的路程,路途中,李運無意中聽到一個訊息,潁州發出了大範圍旱災,不僅如此,旱災肆虐,蝗災橫行。
百姓們種植的小麥近乎顆粒無收,米糧無存,百姓們多次發動暴亂,當地官府鎮壓不得,便尋求幫助。
一時間,潁州暴亂鬧得沸沸揚揚,周遭幾個州郡都是略有耳聞。
發生這種事情,李運自然不會坐視不理,為此他臨時改變路程,南下潁州。
……
兩日的車程,李運等人便是來到了潁州,這一次入城他們不再是悄悄入城,而是亮明身份。
為此,等三人來到城外,便見到潁州知府、縣丞、主簿等大小官員夾道歡迎。
“潁州知府趙晚洲,恭迎運往殿下!”
知府下跪迎接,其他大小官員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