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聽,李運只得悻悻作罷,不再言語。
李世民挨個訓斥完了後,又說道:“你們所有人都給朕瞪大眼睛看清楚,看看人家一甲前三名是什麼樣子。”
原來,李世民派人將一甲前三名找來,也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
將他們作為正面教材,看看人家是如何考出這樣的好成績的。
“將他們傳上來。”李世民說道。
傳令太監來到殿外喊道:“傳狀元郎、榜眼郎、探花郎三人進殿。”
太監尖銳的聲音從大殿傳至遠處,以接龍的方式傳到皇城門外。
而駱賓王和許嵩早已等候多時。
不多時,二人先後進去大殿,同時下跪行禮,“草民駱賓王(許嵩),拜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李世民威嚴地說。
待二人起身後,李世民又朝著外面看了兩眼,不是說三個人嗎?怎麼少了一個人?!
“李德全!”
“奴才在。”
“狀元郎王小二呢?”李世民問道。
太監李德全回道:“啟稟陛下,奴才派人找遍了全城也沒找到此人。”
“沒找到?”
李世民也想要見識一下這個叫王小二的人,能夠寫出“改土歸流”策略的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畢竟連朝中大臣們都無法解決的問題,竟然被他給一語道破,文章中的改土歸流的政策更是得到了大臣們一致同意。
認為他的策略可行,當即著手實施,可算是解決了朝廷的一大隱患。
“文狀元沒有找到?武狀元呢?”適才李世民想起來武狀元也叫王小二。
“回陛下,也沒有找到。”
李世民本來裡不高興,聽到文武狀元都沒有找到,不禁讓他愈發不悅。
“你們說,這文武狀元不會是一個人吧?”李世民恍然驚醒,兩個人都沒找到,很有可能是一個人。
若真是一個人的話,那此人可就不得了了,文武雙全,又是狀元郎,想不到大唐帝國出了一位絕世天才。
“奴才不知。”
“不知道還不趕緊加派人手去找?”李世民斥責道。
就在李德全準備帶人去找的時候,李運站了出來,對李世民說道:“父皇,不用找了,兒臣知道王小二身在何處?”
“嗯?”
李世民驚疑,看向李運,問:“你知道?”
李運點了點頭,李世民又問:“他人在哪裡?”
李運雲淡風輕地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什麼意思?”
“兒臣就是王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