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在此之前,林清竹雖不認識李運,但也聽說過關於一些雲王的事蹟,劣跡斑斑,乃世人口中的“廢物”。
一個廢物教要幫助自己?是否有些滑天下之大稽?
而李運也看出了林清竹心中的想法,說道:“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若你以為本王真如外界所說的一樣,那你就真的太無知。”
“無知嗎?”
瞭解一個人的真實情況,外人的評價是很重要的一項考量標準,若一人對他的評價不好,尚可說兩人存有過節,可眾人皆是在口耳相傳,且又讓她如何不信?
李運也沒有真的生氣,他不在乎旁人的眼光,從小到大受盡了無數人的嘲諷和戲謔,為此憤怒還不值得。
李運將手中的書放下,自顧起身來,走到湖畔旁邊,背對著林清竹,下人走過來遞上魚餌,他隨手抓了一把扔到湖水中。
但見那些躍起的錦鯉,紛紛搶奪者餌料,要說這些錦鯉當中,誰搶的最多,李運不知道答案,但他知道唯有強者才能搶的最多,此無可厚非的事情。
勝者為王!
這四個字足以說明一切,看著水中魚兒搶奪的畫面,李運轉過身來看著林清竹,說道:“不如這樣如何,你我比試一場,若你贏了,本王府上的書籍隨你挑選;若你輸了,從今往後跟著本王,由本王教你學習,你覺得怎麼樣?”
林清竹聽到雲王府的書籍自己可以隨便閱覽,這對於她無疑是一個天大的誘惑,而且她有信心贏得比賽,畢竟對手是李運。
而且就算輸了,對自己的影響似乎也不大,無論怎麼看,都是一件穩賺不賠的事情。
“好,我答應你,你說怎麼比吧?”
林清竹爽快的應下啦。
李運神色淡然地擺了擺手,說道:“我等皆為唐人,身為大唐子民,吟詩作賦乃文學較量之根本也,就比作詩,如何?”
與對聯相比之,吟詩作賦更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真正的文化水平,而且唐人酷愛作詩,不然的話,又怎麼會給後世留下如此龐大浩繁的唐詩“三千首”呢。
“如此也好,那便不知該如何個比法?”林清竹又問。
李運再次擺手,說道:“既然你我二人較量,便沒有那般規矩可言,你我二人皆是寫下一首詩詞,且看咱們二人誰寫的更好,可否?”
林清竹欣然同意,如此倒也公平公正,她無話可說。
但有一個問題就是,誰來給他們當裁判呢?若是對方耍賴又當如何?
“那誰來給我們評判?”
可就在這個時候,有著一位不速之客,正此時聽到一聲爽朗的笑聲,二人皆順著聲音望去,卻見商行舟不請自來。
二人見之,連忙行禮,作為學生給老師行禮乃是必然。
商行舟走來,瞧見林清竹變了個模樣,略有些驚訝,不過僅是一撇,來到滄浪亭下,說道:“方才聽到你們二人要進行比試,如此甚好,那便由老夫來給你們做裁判,你們沒有意見吧?”
“校長親至,學生自然沒有意見。”林清竹恭敬地說道,她對商行舟可是十分的尊敬。
話音落下,又有一人來到:“算我一個。”
房玄齡也是緊隨其後,他與商行舟先後趕到,好像是約好的一樣。
“房大人突然來此,可有要事?”李運問道。
房玄齡回道:“確有一事,待會再說也不打緊,聽到你們要比賽作詩,今兒就讓我們兩個老輩看一看你們的本事。”
有了房玄齡和商行舟二人做裁判,林清竹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她看了李運一眼,投來一個眼神,李運會意,瞭然她的心意,二人微微一點,表示已經準備妥當。
此刻,王府的下人們取來筆墨硯臺,商行舟宣佈道:“作詩比賽,正式開始。”
說罷,李運和林清竹二人各自提筆,蘸墨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