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臣在。”
京兆府尹譚文靜嚇的兩腿發軟,亦知此事鬧大,身為京兆府尹的他,管理上京治安,發生這種大事,京兆府歷年案件皆登記造冊,他知情不報自然難逃罪責。
“譚文靜,你身為京兆府尹,照管上京治安,城內發生這麼大的事情,你京兆府不可能沒有登記在冊,你為何知情不報。”
譚文靜虛汗直冒,他顫顫巍巍地說:“是臣……臣……疏……疏忽了。”,說話過程中,他偷看了一眼長孫無忌,如此小動作如何躲得過李世民的法眼,這使得李世民很生氣。
何時自己的臣子說話竟然要畏懼當朝國舅。
“看來你這京兆府尹也是當到頭了,來人吶,譚文靜欺君罔上,摘取他的官帽,於午門外斬首示眾,株連三族,決不輕饒。”
譚文靜一定株連三族,瞬間慌了,主謀無事,他這個從犯先死,此刻也顧不得其他,喊道:“陛下饒命,臣知罪,這些都是長孫大人逼著微臣乾的,是他脅迫微臣將這些案件壓了下來,若非如此,就算陛下借臣熊心豹子膽也斷然不敢欺君罔上的。”
自己都要被殺了,長孫無忌連給自己求情都沒有,譚文靜當然是不會再護著他,正所謂:死貧道不如死道友,譚文靜可還沒有跟長孫無忌有著過命交情。
見譚文靜如實招來,李世民自然也不會再殺他,方才也僅是嚇唬他的,說道:“譚文靜事屬從犯,故不至死,即日罷免他京兆尹一職。”
被罷官總比被殺來的好些,至少人活著,對此譚文靜也是非常滿足。
“謝陛下不殺之恩,謝陛下不殺之恩,……”
譚文靜被帶下去之後,長孫無忌心如死灰,他本來是到朝堂上狀告李運,可結果呢?李運反將一軍,讓整個長孫家族置於風口浪尖。
長孫無忌知道李世民不可能真的殺了自己,畢竟還有皇后和太子的支援,但從今往後,長孫無忌只怕再難被李世民所重用。
“長孫無忌,這次你還有什麼話要說?”
“臣,無話可說。”
“來人吶,長孫無忌罪不可輕饒,但念及有功,罷去尚書左僕射一職,改任翰林供奉。”李世民說道。
何為翰林供奉,說白了就是個有名無實的官職,甚至連官都不算。
長孫無忌心有憤恨,卻不能言說,他只能咬牙說:“謝陛下……不殺之恩。”
長孫無忌偷雞不成蝕把米,狀告李運不成,反而自己丟了重要官職,對於李運而言,實在大快人心。
而此刻,李運和房玄齡餘光碰在一起,原來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們的計劃當中。
被平反昭雪的百姓們,對李世民可謂是感恩戴德,一直誇讚李世民聖明,乃千古最仁義的君主。
李運也不忘稱讚一句:“皇上聖明,真乃社稷之福。”
朝堂退去後,那些離開的證人們沒有就此離去,而是在皇城外等候良久,待李運出來之後,他們紛紛給李運磕頭。
“雲王殿下的恩情,小老兒銘記於心。”
“老人家,你這是何必呢?為你們平反冤情的人是皇上,可不是本王。”
“殿下,若非是您的話,皇上也不會得知此事,皇上的恩情不能忘,但殿下的恩情更不能忘。”
說著話,那群妻兒被殺的人,無不對李運感恩戴德,在他們心中,李運就是神明。
等他們都離去後,一直苦苦守在皇城外的林清竹才敢上前,他親眼目睹了百姓們感激李運的畫面,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能讓百姓心甘情願的磕頭,足以證明李運跟那些紈絝子弟不一樣,是個好人。
“我說過吧,我會平安無事的。”
林清竹露出了少見的笑容,李運見了,說:“明明你笑起來挺好看的,幹嘛整天板著臉,女孩子就應該多笑一笑才會有人喜歡。”
林清竹笑容戛然而止,露出一絲羞澀。
李運無奈的搖頭,說道:“咱們走吧。”
“去哪兒?”林清竹問道。
“去我家。”
林清竹登時警惕起來,李運知她心中所想,解釋道:“女孩子就應該打扮的漂漂亮亮,整天打扮的跟個乞丐似的,去我家給你捯飭一番。”
說罷,也不管她樂意與否,拉著林清竹的手便是朝著王府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