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王忠拿下之後,李世民當即說道:“傳朕旨意,何人膽敢在長安宣傳此訊息者,殺無赦!”
若被百姓們知曉突厥大軍兵臨渭水,定然會引起恐慌的,所以當下之要乃是封鎖訊息,避免好事之人擴散。
待吩咐完之後,李世民才問道:“諸卿可有何良策”?
“陛下,眼下頡利可汗背棄盟約,突襲長安,還請您想出萬全之策,以保長安萬全。”有大臣說道。
當年,宣武門兵變,李世民與東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結盟,卻如今,頡利背棄盟約,聯合太原王氏,發兵長安,欲取而代之實在可惡至極。
而今,正值長安兵力空虛,外遣大軍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或許,頡利可汗正是知道長安空虛,所以才會這麼幹的。
“朕何嘗不想保長安萬全,可如今長安兵力空虛,朕拿什麼跟突厥人鬥?即便是從外召集兵力怕也是來不及的。”李世民說道。
突厥大軍列陣渭水北岸,距離長安不過40裡,如此短的距離,大軍只怕用不得半日時間就可抵達長安城,將他們的屠刀架在脖頸上面,就怕調兵遣將的人員還沒有將訊信傳出,長安便已經被人攻破。
一向有勇有謀的李世民也陷入了困境之中,畢竟大兵壓境,即便他是皇帝,心中亦不免有所慌張的。
“魏徵,你素來最擅謀略,可有何退敵之策?”李世民問道。
“事發突然,突厥大軍來勢洶洶,想要退敵恐是難矣,臣一時無解。”魏徵搖頭說道。
“長孫無忌,你呢?”
李世民又是將目光轉向長孫無忌,想要從他的身上得到答案,很可惜,等來的回答卻是:“恕臣愚鈍,連魏相都束手無策,臣怎可能有退敵良策呢?”
李世民面色一沉,不悅道:“哼!平時你彈劾大臣的時候倒是張口既來,而今帝國遭逢大難,你便是無話可說,自己打自己十個耳光。”
“是是是。”
長孫無忌連連點頭哈腰,打自己耳光。
“杜如晦?”
“侯君集?”
“張亮?”
“李績?”
……
詢問了一圈,這些人可都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可結果無一例外,最後,目光落在房玄齡身上,而李世民已經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李世民看向房玄齡,只見淡然一笑,道:“臣可推薦一人,或可解決長安之難。”
恩?
李世民眼前一亮,再次重燃了希望的火焰,忙問道:“是何人?”
“此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他就是雲王殿下。”
唰!
一時間,所有人看向李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