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將軍項龍話音剛落,就有不下七八個大臣陳情表令,附議支援。
雖然不知道這些個人中有多少是同大將軍項龍一道,同屬於十大聖人之列,但也能夠管窺蠡測,大致摸清大將軍項龍在朝中聲望如何。
在大臣們待在原地議論紛紛,七嘴八舌說個沒完的時候,一老者挪動下自己的位置,站了出來,看他這副模樣應該是治學的大家。
老者一出,群臣吵鬧當即停了下來,靜靜聆聽先生之教誨。
只見他朝王座上的女王行君臣跪拜之大禮,拜了三拜,這才緩緩張開口說道:
“民乃江山社稷之本,民心安則天下定,天下定則國運昌隆。
今西北妖狼為了一己私利,兵戟攻伐,越過雙方盟約之底線所在。
方才大將軍所言極是,老臣也附議,開國戰,伐無道,誅妖邪!”
雖同這位老先生素無交集,但是他的這一番話卻是同封晟心中理念不謀而合,贏得封晟自己點頭稱是。
這裡大臣絕大多數都是持請戰這麼一個態度,少有反對之語,那剛才封晟幾個在大殿外聽到的爭辯吵鬧聲又是做何解釋?
難道是群臣力諫女王陛下?
也不知道是有了封晟的加入,使得原本平衡的天平不自覺倒向了一邊;
又或者是事情原本已經快要柳暗花明,得出個結果,碰巧能讓封晟見證一番,在群臣齊心之下,王座上的女王陛下難拒眾情,不得不做出妥協:
“各位大臣之所請自是合理,同月胥山一戰乃是不可避免。
只是國戰一事,茲事體大,關乎國計民生,興衰存在,每一個細節都需要經過萬分之考量,將一切不必要的損失提前規避,減少傷亡,箇中細節還需從長計議...”
不戰則已,戰之必勝,而且還得以最小的代價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話說著,王座上的太平公主目光朝著大殿外望去,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草草結束這朝會:
“天色已晚,箇中細節也是難以有個定奪,還是改日再議。退朝吧!”
她又轉過來對封晟說道:
“道長今日奔波勞累也是辛苦了,我已經讓人備好廂房,供道長你歇腳;
到時候同月胥山一戰,還是道長多多發力,相助我們一二...”
“嗯,這樣也好。”
也既然對方已經把話挑明,態度這麼明顯,封晟自己也不好強逼些什麼。
而且如何幫忙最為穩妥,不留後患也還沒有想好,他也需要一點時間進行思索。
沒過多久,大殿外便有人走了進來要帶封晟兩個下去歇息了,不是別人,正是那個高冷的龍飛大將軍。
...
龍飛在前面帶路,在前往廂房的路上,就剛才封晟的表現,讓小灰灰不得不提出疑問:
“喂,我說封晟,你這樣做真的好嗎?”
“嗯?我這麼做有什麼不對?
我替她解除外患,護衛周全,難道還不符合她的利益所在了?
如果她是在擔心我會干涉她蒼瀾國政治,威脅到她的地位,大可不必;
又或者說我慫恿她開啟戰端,她擔心會讓她蒼瀾國的子民無辜犧牲性命而拒絕?
我一人能抵千軍萬馬,不敢說將月胥山的妖狼全部收拾了,但將傷亡控制在可承受的最小範圍之內,還是有那個信心的,再配合戰術謀略,她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而且戰爭哪有不死人的說法,因為不願出現傷亡,就得讓自己和自己的子民永生永世做他人的奴隸,這樣才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