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幅前菜過後,拍賣會迎來了萬眾期待的重頭戲。
等到工作人員把第三幅搬上來後,拍賣師介紹說:“接下來是巴勃羅.畢加索的《戴帽子的女人》,我們起拍價230萬.”
“240萬!”
拍賣師話音剛落,就有人叫價了。
拍賣師喊:“240萬,還有加的嗎?”
“250萬!”
“260萬!”
連著加價3次10萬後,原本很多想試著出手的人都靜默了,沒吱聲。
拍賣師不斷喊:“260萬,260萬,好,99號牌出價270萬,275萬,280萬、283萬,285萬,288萬,290萬,295萬,300萬.”
有人接上後,拍賣價格又一路水漲船高,來到300萬。
然後價格在這裡又定住了,不動了,不論拍賣師怎麼鼓動,但大家對這幅畫都有自己的心裡價位。
雖然這幅畫是出自畢加索之手,可名氣並不是特別顯赫,很多人都在觀望,都在猶豫,猶豫過後就選擇了放棄。
很顯然,300萬超過了場內一眾買家和收藏家的預期線。
就在拍賣師連著喊了三次價格,打算要落錘時,右邊電話委託席舉起了號牌,一位工作人員幫電話客人問:“可以加價5000嗎?”
所有人一愣,包括拍賣師,還有這樣加價的?
拍賣師確認問:“加多少?”
工作人員說:“5000。”
現場頓時顯得有些熱鬧,大家都在交頭接耳議論。
拍賣師很有素養,立馬喊出最新價位:“300萬5000,還有要加價的沒有.?”
價格到這裡,再也叫不動了,最後成交價定格在300萬5000。
孟清水小聲問他:“是不是後面的都可以這麼加?”
盧安解釋說:“按道理講,是不可以這樣加價的,但拍賣師有這個許可權。”
第四幅畫是卡米業.畢沙羅的《巴津庫爾洗衣池》,起拍價150萬,經過一系列競價後,最終成交價定格在了238萬。
第5幅畫是克勞德.莫奈的《臺階》,這是起拍價定的最高的一幅畫,足足有250萬,很多買家都是衝著他來的。
果然,《臺階》一上拍,現場競拍情況和之前比,有了截然不同的變化,不僅叫價號牌多,喊價的密集程度也不是前面4幅畫能比的。
當拍賣師介紹說:“我們的起拍價是250萬。”
然後下面立即舉牌:“260萬!”
“270萬!”
“280萬!”
“290萬!”
“300萬!”
“310萬!”
“340萬!”
一路衝殺,價格一氣呵成就到了340萬,這場面把後面很多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太快了!
他媽的就一眨眼功夫,還沒反應過來,就衝了快100萬上去。
不過價格到這裡似乎迎來了第一個坎,實力不顯的買家到這裡叫不動了,開始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