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在後面的寧白峰卻是一愣。
他記得很清楚,當年的回答不是這樣,而是說了一句,“可我不是儒家弟子。”
事情自這裡發生改變。
少年回屋歇息,在與老道士開誠佈公的一番談話時,互生嫌隙。然後在決定去留時,選擇留在書院,而元鎮則是隨著老道士一同離開。
接下來,少年依舊每日練劍讀書,不再過問其他事。
而離開書院的老道士和元鎮,在城裡遭到兵修徐拱以及孫家兩位地仙的截殺。
元鎮被孫家地仙打碎防護法器,死在城裡。
老道士在斬殺徐拱之後,看見死去的元鎮,直接發瘋,毫無顧忌的追殺孫家兩位地仙。
湘雲府城直接被摧毀,無數人慘遭劫難。
然後坐鎮書院的老山主不得不出手,鎮殺已經瘋狂的老道士。
山外事至此結束。
留在書院的少年每日勤勉讀書,練劍不停。
隨著時間流逝,少年逐漸成長為青年,腰間佩劍,手中持書。
有朝一日,青年下山參與朝廷科舉,入朝為官,娶妻生子。步入中年後,辭官歸來。在老山主故去之後,執掌書院,成為新的山主。
此後餘生,於書院中教書育人,直至終老。
......
眼前景象再次泛起湖水般的褶皺。
所有的一切消失不見,唯有眼前一本翻開至最後一頁的書冊。
一本書冊,看完另一個寧白峰的一生。
這種觀感,震撼人心。
“所有的變化,其實源於心不誠三個字。”
羅本輕聲道:“當年老山主邀你散步,就已經帶你走入誠心之境,所以你才會直言講出書院學子被害一事。然後給你講解君子劍道,直至讓你誠心實意的講出我不是儒家弟子,隨後才會有後來與老道士開誠佈公的談話。”
寧白峰合上書本久久無言。
羅本繼續道:“在你走進書院的時候,老山主就已經看出,那時的你已經對人不誠。若是不加以引導,最終的結果就只會剛剛看到的那樣。”
寧白峰深吸一口氣,說道:“所以老山主才會教我君子劍道?”
羅本點點頭,“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
這句話,寧白峰在一本儒家典籍上見到過。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