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些議論當中,流傳在眾人口耳之間最多的,除了此時的雕像與宮城上刻字,另一項就是東城牆論武。
現今上都城裡的各類人士,不少都是為了此事而來,但自得到訊息開始,這些人實際上並不太重視這件事,來此只不過是湊熱鬧而已。
畢竟世俗間的論武,噱頭往往大於實際。
城牆論武,屋頂比劍,山巔決鬥,這些往往都是江湖上那些所謂的武林高手最好的比試地點。
將軍與聖師論武,十有**就是一場作秀。
當然,這其中早有一些瞭解薛直修為的人,對這場比試並不會輕視,畢竟能滅一國的大將軍,可不是個普通的軍中士卒。但問題在於,他們並不清楚這位大燕聖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貨色,縱然是知曉這位聖師氣運無雙,能肩扛大燕氣運。
但氣運好,並不就表示能打架,這是兩碼事。
與大多數人的感覺一樣,這是大燕王朝為了力捧
氣運無雙的聖師,讓薛直配合的一場政治作秀。
故而從一開始,對這場比試俱都抱以看戲的心態。
然而經過昨夜異象與辰時萬千絲線切割出雕像,然後凝結出石劍,以及現在宮城牆外觀字練劍的盛況,更多人明白,大燕聖師,並不是個略有手段的普通練氣士。
有了這番判斷之後,無數人對兩日後的那場論武,開始變得愈發期待起來。
......
......
兩日時間,轉眼即逝,上都城變得更為熱鬧。
經過兩個日夜的事情發酵,城牆論武的事情愈發被人重視。
因此東城牆附近的客棧早已人滿為患。
這一日清晨,隨著上都城醒來的,還有無數對論武極為期待的人,就連希翼在宮城牆下有所收穫的人,都轉到東城牆附近,等待的對戰兩人的到來。
東城區的街道與屋頂上,散落著極多的人,讓那些從未見過世面的孩童,第一次看到那麼多說書人口裡的大俠劍客。
城外的空地上,無數人三三兩兩坐在一起,甚至有人直接支起秋圍,置上茶座,喝茶品酒,彷彿將這事當做一場熱鬧看。這麼做的,往往是一些富家子弟,亦或是遛雞逗狗的膏梁紈絝。
此時,大燕朝廷早已調動御林軍,將東城門前的主幹道清肅一空,保持通暢,甚至城牆下都被隔出足夠的距離。
在這樣的萬眾期待之中,有人騎著妖狼來到東城門下。
若非有那匹巨狼的襯托,很多人都不太相信這個一身普通衣衫的中年漢子,就是有滅國之功的大將軍薛直。
沒什麼很精彩的炫技,薛直平平淡淡的順著城門後的階梯,走上城頭。
這樣的情況,讓很多隻在說書人口裡聽過故事的人,覺得有些失望。
比武之前難道不應該是先對著群眾抱拳行禮,然後慷慨激昂陳詞一番,接著以壁虎遊牆的方式飛上城頭?
就這樣走上去,也太過普通了一些。
但不論怎樣,比斗的雙方總算是來了一位,雖然不出彩,但最起碼沒有爽約。
既然大將軍薛直已到,那位聖師又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