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局長看著脫稿彙報的周國棟,思考了一下問:“刑事治安案件什麼型別居多?”
“由於近年來經濟形勢向好,經濟案件大幅減少,已發經濟案件中,本地人作案較少、流竄作案較多,為生活所迫作案較少、為滿足攀比心理作案較多;同時由於社會轉型期人們產生浮躁、攀比、急切心理,以及物質滿足後各種生理、心理需求過度釋放導致因情因仇因恨發生案件呈增加態勢,比如涉黃、賭博、因情打鬥殺人、為爭面子鬥毆等案件增多。”他略作思考後回答。
“本區常住人口多少?”
“38萬,其中外地常住本地人口數量大概在10萬人。”
“年齡佔比呢?”
“14歲以下佔19%,1564歲佔73%;65歲及以上佔8%。”
“好,接下來我想去各科室和大隊看看。”高局長說完站起來,看著沒有反應的周局長說,“帶路呀。”
“……局長,您還沒做指示呢?”
“先看看再說吧。”
“高局,這一層是分局領導辦公室……這一層是辦公室、指揮中心、人事科和警務督查室……”在周局長的帶路下,高局長在分局大院轉了轉,當走到警務裝備科,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清點警用器械時,停了下來。
“今年來配備警用裝置共花了多少錢?”
“這……”看了看隨同的分管局長,他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一下子想不起來了,不過都是嚴格按照程式購買、管理和使用的,賬目齊全,一會兒我讓會計查一查。”說完示意了下,主管局長轉身去聯絡會計。
轉完大院已經十二點多了,他走上前說:“累了一上午了,去吃飯吧,已經定好了。”
“就在這兒吃。”高局長指著院裡的食堂。
“呃……”正在茫然時,看到高局長已經往食堂方向走去,他緊走兩步跟上,“已經跟區政府辦聯絡過了,區長計劃過來陪您用餐……”
“還是不要了,區裡那麼忙,別耽誤人家時間。這樣吧,和區政府辦聯絡下,等晚上調研完了再見面一起吃飯。”
“好吧。”眾人陪高局長走進食堂,各自打了飯坐在大廳用餐。期間,高局長簡單瞭解了食堂伙食情況,並和部分在食堂吃飯的警務人員進行了簡短的交流。
“周局,賬本拿來了。”會計抱著賬目走了過來。
“高局,這是今年來的賬本,請您過目。”周局長說。
高局長翻了幾本,發現比比開銷記錄清晰,票據齊全,籤批程式完備,笑著對會計說:“辛苦了,快吃飯吧。”
“局長,您休息會吧。”吃罷飯,眾人建議。 “不了,你們都去忙工作吧,周兒一個人陪我調研就行了,去刑警大隊看看。”
刑警大隊離分局不遠,三人步行走過去,接到通知的副大隊長來到門口迎接。
“高局長好!”副大隊長行禮後與高局長和旭剛一一握手,隨後帶著大家參觀了辦公場所並彙報了“亮劍”行動進展情況,正當參觀城區監控系統時,外面傳來一陣聲音。
“是大隊長押解入戶盜竊案的逃犯回來了。”眾人轉身走出去。
“高局長好!”大隊長行禮,身後幾名警務人員把一個戴手銬的人押進審訊室。
“辛苦了,幹得漂亮。”高局長拍拍大隊長肩膀,並詳細瞭解這次偵破過程。
轉眼到了下午四點。“我們去躍進路警務所看看吧。”在高局長提議下,三人告別刑警大隊,向躍進路走去。
“高局長好,周局長好!”三人步行剛走到躍進路主幹道,袁所長挺著個大肚子跑過來迎接。
“你好。”高局長與他握握手。
“這是當地街道辦的主任和副主任。”袁所長指著後面兩個人介紹。
“基層領導都很忙,何必興師動眾呢?”高局長邊握手邊說。
“局長客氣了,接到袁所長的通知我們馬上趕來了。”
“旭處長,好久不見了,你也不說回來看看,我怪想你的。”袁永利伸出手套近乎,旭剛與他例行了禮節,眾人來到警務所。
“局長,直接去會議室吧,都準備好了。”袁所長說。
“稍等,我想看看辦事視窗設在哪裡?”
“哦……那幾個屋都是。”
高局長順著手指的方向看了看,朝左邊那個屋走去。
“大姐,我都來了三次了,你就通融通融辦了吧。”聽到裡面女士的對話聲,高局長在門口停了下來。
“不管你跑幾次,資料不齊怎麼辦。”一個聲音冷冷地說。
“可你上次沒說需要開單位證明呀?” “這是常識,還用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