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無花果蛋糕。
三年後。
一月的倫敦最是難熬。日照不過八小時, 天空永遠灰濛濛地罩著。空氣濕冷,一陣風吹來,寒意立刻鑽進骨頭裡。
蘇卻縮在一間咖啡館外, 撥出的白霧在空氣中散去。她捧著一杯滾燙的黑咖啡,目光卻一刻也沒有離開對街的大樓門口。
她在蹲一個人。
那個人每天8.45分左右會出現, 走同一條路, 在這家咖啡廳點同樣的馥芮白, 時間精準得像瑞士表。
artin是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的資深編輯。這家全球最大的出版社每年都會推出幾本重磅書籍,而artin手中就握著好幾個暢銷書的選題權。他尤其擅長開發東亞題材, 三年前成功策劃了一本韓國小說,在市場上大賣, 被翻拍成電影。
他偏好商業化與文學性的結合,喜歡高概念故事,尤其關注有獎項潛力的作品。
蘇卻手裡這本《格子間裡》,就是為這種市場量身定製的,她需要一個懂得它價值的編輯。
但她的郵件發出去已經整整七天, 依舊沒有收到回複。
要飯都得主動出擊,要機會更是。
8.38分,目標出現。
artin一身毛呢大衣,正低頭刷著手機,前往寫字樓。
蘇卻猛灌一口咖啡, 踩著黑色短靴大步跟上,精準卡點在他身旁兩步之遙的位置, 露出一個燦爛又自信的笑容:“artin?”
男人的腳步一頓, 抬頭看她,目光裡帶著一絲疑惑,顯然在搜尋記憶。
蘇卻完全不怯場, 熱情伸出手:“蘇卻,at iterary transation的譯者。我一週前給你發了封郵件,關於《格子間裡》。”
artin眯了眯眼,似乎回想起來:“ah, the chinese nove pitch 那本中文小說的提案?)”<101nove.ty!”蘇卻語速不疾不徐,精準把控他的注意力, “一部現實主義小說,故事發生在當代中國,家庭矛盾與社會議題交織,市場潛力巨大。”
artin隨意地聽著,看起來意興闌珊。
蘇卻也不慌,繼續丟擲個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和你三年前做的《默冬》有相似之處,但更聚焦家庭沖突,而非社會陰影。”
聽到自己的成名作,artin的眉毛微微挑起,終於放下手機,看向她。
蘇卻繼續快準狠補充資訊:“我聽說今年編輯部在找能改編成電影的現實題材。這本書不僅符合,而且已經在中國市場獲得多個文學獎項,且版權還未落定。”
“reay?”artin終於徹底被吸引。
蘇卻嘴角上揚,掏出自己準備好的一頁提案總覽都給他,“真的,我和你賭一杯咖啡,你看完後一定會主動聯系我。”
artin 盯著她兩秒,終於掏出工作手機,翻找了一下,找到她的郵件。
“fine. i’ take a ook.好,我會看一眼。)”
就在他打算推開出版社大樓的玻璃門,蘇卻又攔住了他。
“給你的咖啡。”蘇卻朝他眨了眨眼睛,“你不是每天都要一杯馥芮白嗎?”
二十分鐘後,蘇卻的手機震了一下。
【froartin】
【蘇,你推薦的書有點意思。我們下週找時間細聊,爭取在q1意向圓桌會議前提交上去。】
——搞定。
意向圓桌會議是哈珀柯林斯的重要環節。所有資深編輯會帶著自己看好的選題來評選,如果透過,意味著出版社會正式立項。這是所有被翻譯作品必須邁過的關鍵門檻之一。
蘇卻盯著郵件,忍不住握拳,在心裡小小歡呼了一下。三年前,她剛來英國時,這樣的機會她連碰都碰不到,如今,她已經能站在這些主流出版商面前,進行電梯演講了!
她邁開步子,腳下生風。
今天真是個好日子。
一路走到公司大樓,途中經過樓下那間101nove.afe時,她下意識地往玻璃櫥窗裡掃了一眼。
然後,她的腳步一頓。
本來都走過去了,又立刻倒退兩步,盯著冰櫥裡的某個角落,瞪大了眼睛。